《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来啦!

安然/2025-11-02/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王晓珊)10月30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施行新闻通气会。修订后的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条例共8章、83条,包括总则,新建物业与前期物业管理,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与管理,物业使用与维护,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01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规定物业管理应当遵循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社区协调、政府监管、多方参与的原则。明确建立健全社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物业管理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中设立党组织。明确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可以通过社区(村)党组织的推荐产生,并鼓励业主中的共产党员参选业主委员会委员。

02推进物业管理智慧化

鼓励和支持在物业管理和服务中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要求市房屋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智慧物业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线上备案、查询等服务。推进业主决策电子投票,规定业主投票表决应当采用电子投票方式,但业主要求提供纸质投票方式的,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或者业主委员会应当提供;市房屋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电子投票系统,免费提供给业主使用。

03对业主委员会监督

规定业主委员会候选人应当就符合规定的任职条件和依法履职进行书面承诺,当选为业主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后应当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备。明确十名以上业主联名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举报业主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有规定的不当情形,并提供有关证据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调查核实,有关部门予以协助。明确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和业主委员会主任离任时,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进行财务审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专业机构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财务情况进行审计。

04规范公共收益

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委员会等应当将公共收益以住宅物业管理区域为单位,单独开户设账,不得以任何个人名义进行存储和管理。受委托管理公共收益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委员会应当每半年公布公共收益收支情况,并为业主查询公共收益收支情况提供便利。

05物业服务退出交接

针对现实中出现新旧物业交替期间的物业服务空白的情况,设立应急物业服务规则,规定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原物业服务企业无法再提供物业服务,或业主共同决定不接受原物业服务企业继续提供服务,也没有自行管理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会同区房屋主管部门,经征求业主意见后选择一家物业服务企业临时提供保安、保洁、共用设施设备运行等基本物业服务,并公示临时物业服务内容、期限、费用等信息,临时物业服务期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应组织业主共同决定后续的物业管理方式。

06房屋保险和维修养护

鼓励依法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保障房屋外墙、电梯等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安全的保险;鼓励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从物业服务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维修养护日常金,专项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检验、维修养护,也可以用于购买保障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安全的保险。

07物业综合管理和查处

建立物业管理综合协调和投诉、处理机制,协调有关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处理物业管理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因此,对房屋管理、公安、城管执法、消防救援等部门的职责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以切实解决物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下一步武汉市将01开展信用等级评价

制定《武汉市物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综合运用企业基础信息、物业服务质量考评、日常监督检查、住宅小区评议数据结果,构建多元评价、动态更新、分级应用的信用信息综合评价体系。强化信用结果在物业项目招投标、业主大会选聘解聘物业企业和行业协会评优评先等环节的应用,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共享,推动形成企业“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市场环境。

02推动小区信息公开

完善物业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指导督促物业企业、业委会通过平台线上公示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公共收益使用等情况,保障业主的知情权、监督权。制定《武汉市业主决策电子投票系统操作规则(试行)》,优化武汉市业主决策电子投票系统,引导业主自愿规范使用电子投票系统开展小区公共事务表决,解决业主大会召开难、费时长等传统决策方式效率低下、公正性缺失等问题。

03加强公共收益管理

结合条例规定,制定规范公共收益管理的具体措施,细化公共收益的来源、存储、管理、使用和监督方式。指导督促物业企业或其他管理人以物业管理区域为单位单独开设公共收益银行账户,独立核算。明确公共收益的公示时间和期限,对业主大会决定聘请专业机构对公共收益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的,业委会应当及时组织审计,切实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04推进小区综合治理

建立物业管理综合协调和投诉、处理联动机制,细化住房、发改、公安、建设、城管、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职责分工,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违法建设、违规装修、占用消防通道、噪音污染、饲养动物扰民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老百姓在小区居住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05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鼓励物业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小区设施设备智能管理水平。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鼓励物业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房屋经纪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好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

    扩展阅读

    上一篇:武汉新物业条例定了!公共收益单独开户、旧物业退出有应急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