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停车管理经验借鉴

安然/2016-08-17/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城市是人口和商业聚居的集中地,随着机动车辆的急剧增长,在为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给有限的城市空间带来压力。在全世界的各大繁华城市,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停车管理的问题,本文展现国外部分城市的停车管理经验,供参考和借鉴。
 
  ○纽约:市场化+人性化
 
  纽约市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停车管理至关重要,关乎民生和城市发展。为解决城市问题,纽约市对停车管理的改革也是不遗余力。
 
  为了方便购物和娱乐,伦敦路边一般都设计时车位,地段越繁忙,停车时限越短。时限越短,收费越高。除了路边计时车位外,纽约市还有不少公共停车场。这些停车场的收费方式和标准与路边计时相同。大的公共停车场可容纳数百辆车,并分割成不同区域,配以不同颜色的标牌。不同区域停车时限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低价停车区域还设有残疾人专用车位。不仅从道义上,而且从法律上,确保了残疾人权益。法律明文规定,没有残疾证的车辆不准在残疾车位上停留。否则,车主会被罚款。另一方面,纽约市对申领残疾停车证规定十分严格。一旦发现作假,申领人和出具假证明的医生都将受到重罚,罚款额从250美元至1000美元,另需交数十美元手续费。
 
  在纽约,私营停车场生意兴隆。在纽约市,尤其是旅游、商务和住宅区周边,到处可见私营停车库招揽生意的广告牌,有的车库还派人在车库门口挥舞小旗拉客停车。比如曼哈顿地区面积为62.16平方公里,但私营停车库却超过10万家。纽约停车场管理的一大特点是,路边车位和公共停车场没有停车管理人员,只有交通执法员。他们十分敬业,不停地巡视查看停车计时表或放在车前窗后面的停车收据。发现超时停车,即用掌式罚款机扫描车辆注册贴签,并输入违章车型和具体违章地点。罚单一旦开出,即使车主赶到也很难通融。这种严格执法方式,看似不近情理,但却有效保证了有序的都市生活,以及交通大动脉的畅通。
 
  整体而言,美国是驾在车轮上的国家,停车已经在美国成型,并成为利润非常丰厚的重要产业。美国的基础设施架构条件比较优越,民众拥有汽车并不会受到是否拥有停车位的限制。除了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停车问题严重外,其他区域停车会非常方便,有的家庭拥有至少两辆以上的汽车。但停车监管也很严格,凡居注工作或就学区域都会发停车证,无证停车者要被罚款。另外,工作区域停车一定要注意路边的提示,例如允许的停车时间,交费时间限制,不能在居民门口妨碍他人出入停车,不能在火警栓前停车等等。违规者会被开罚单,或者会被执法机构拖走。
 
  ○日本:科技化、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日本的停车场收费标准都是交给市场来定。停车场用地往往属于私人土地经营,但这并不意味着停车场主可以漫天要价。原因很简单,如果停车收费过高,顾客就会选择别人。
 
  日本道路狭窄,但停车场却很多,也很分散,有的停车场很大,可以停上千辆车的停车场也不罕见,有的只能停2、3辆车,日本政府非常鼓励私人建设停车场,分散停车的压力。比如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采取减免路外停车场和建筑物附属停车场部分赋税的措施,之后对停车场无息贷款制度更加有利的促进了停车场的建设,吸引了民间资本投向停车产业。停车场基本上是没有管理员在场的,多数都是自动刷卡,日本人的观念是停车场只是把车位租给了车主,所以车辆丢失或者是损坏停车场是不负责任的。一些道路的两边也有停车计费器和缴费器,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使用,这种停车只能是短时的,按照60分钟、40分钟、20分钟收费,需要先缴费才能离开,收取的费用不叫做停车费,而叫做管理费,会上缴地方财政。
 
  ○英国:经济实用停车场+精细化管理
 
  在英国停车费也是因城市而异,首都伦敦已经成为全球停车费最高的城市,尤其在市中心的地段是出了名的贵。伦敦的居民车主可以在所在地附近购买长期专用停车,全年大概需要几百英镑不等。当然这些有车的伦敦居民平时在上班上学时还是主要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铁、火车以及公交。
 
  伦敦市政府也开辟了收费停车场的网站,在该网站上列出了市中心地区露天停车场和地下以及建筑内部停车场的位置,收费数量和流量等重要信息。车主可以在出门之前在该网站上预定自己需要的停车位置和时间并输入信用号码即可,不必再到处转悠,对比价格和寻找车位,这样既节省了车主的时间,又减少了街道上的车流量,很好地保障了交通通畅。
 
  英国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停车管理体系,也是世界上停车管理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英国汽车保有量居高不下,加上对古建筑保护制度的限制,停车难一度困扰着英国的各大城市。但英国政府对停车实行精细化管理,科学规划车位布局,制定详细停车规定,对违规停车进行严格执法,并要求交通、市政、社区等多方协调合作,将停车管理与环保、节约社会成本、交通安全等政策配套执行,创造出了既方便驾车人出行,又能缓解道路拥堵,同时还提高能源、土地等社会资源综合使用率的良好效果。
 
  英国的商业停车设施有地上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和路面停车位等多种形式。停车场经营者有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商场、车站等。1931年成立的“国家停车场”(NCP)是英国最大的停车场管理集团,在全国运营数十万停车位。
 
  英国的私家车大多露天停泊。但车位即便是就在自家门前的马路上,也大都需要付费向地方政府申请停车许可证,不同区域住户停车收费标准不同,大都按年付费。非繁忙路段,地方政府发出的停车许可证数量少于路面停车位数量,以保证住户停车权利。鉴于英国车位网络纷繁复杂,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停车管理问题。英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通过停车收费制度、不同区域设置不同停车时限及严格执法来保证车位网络的高效运转。英国路面停车位都配有停车收费机,收费机上标明征收停车费的时段、收费标准及最长停车时限等。
 
  英国《道路交通法》对其他路面停车也有详细规定。道路是重要国有资产,英国城市道路两边不同边线表明该路性质:红色边线表明是主干道,由交通警察负责执法;黄色和白色边线道路由地方政府负责执法。双黄线表明任何时候禁止停车,单黄线表明停车时间有限制,通常是上下班高峰时段禁止停车,或整个白天禁止停车,有的停车限制仅限于周一到周五,有的是周一到周六,有的是周一到周日(公共节假日除外),例如伦敦西敏区的单黄线停车限制有8种。
 
  在车辆持续增长与停车位紧缺不配套的情况下,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需求,是许多城市应对停车难的一个常规做法。英国的停车管理,在常规做法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多项便民服务,强调停车管理员的服务功能,值得借鉴。
 
  ○法国:严格控制车辆
 
  作为国际大都市,停车难问题在巴黎由来已久。巴黎市政府也是伤透了脑筋。对于居住在巴黎那些不具备停车场的老宅居民,停车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巴黎有很多老房子,根本不具备建停车位的情况,那里有很多林道,会被开发出来,长长的一条道停满了很多汽车。针对住在巴黎的居民,可以去市政府那申请一个停车位,一个月交几欧的费用就可以了。如果开车到巴黎市中心,人们还会发现停车位更加紧张。据了解,这是巴黎市政府有意而为的,他们希望以有意减少停车位的方式,更多鼓励居住在巴黎外的人们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巴黎中心。
 
  巴黎有两种停车场,一种是室内停车场,一种是路面停车场,而路面停车站的车位是远远不够的。巴黎为了让外省人进城不开车,所以减少路面停车位,建议把车停在外面,自己坐公共交通进巴黎。室内停车位是比较好找的,但是车位小,收费贵,尽量把车停在越靠外围越好。
 
  ○俄罗斯:规范而智能化的管理
 
  俄罗斯总给人地广人稀的印象,那么俄罗斯大城市拥堵现象是否会好一些呢?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拥堵指数丝毫也不亚于其他的国际化都市。那么俄罗斯对于停车、购车、堵车这些连锁性问题又是怎么看的呢?
 
  为了应对汽车产业的不景气窘境,俄罗斯政府贴汽车贷款,延长汽车报废程序,并允许个人租赁汽车,对于购车完全没限制。目前,莫斯科街道上已挂起了警示标志,并安装了自动计费机。停车者可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计算停车费,短信中需注明车号以及预计停车时间。
 
  此外,莫斯科市政府还推出了适用于所有常用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只要通过手机拍摄信息牌上的QR代码,停车费会从车主帐户中自动扣除,当然为此需要首先在专门网站上进行注册。残疾人享有免费停车特权,10%的停车位专供残疾人使用。

    扩展阅读

    上一篇:民生智家移动互联网智能平台为传统物业提供服务
    下一篇: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劳动力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