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场景下的智慧物业模型

安然/2018-01-09/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文/李茂顺 (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此可以期待,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随着双创的启动将进入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对于经济建设,他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这两点联系起来,加快物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助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成为物业行业与高等院校供需双方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担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说过一句让物业人倍感骄傲和温暖的话:没有一流的后勤,哪来一流的大学!一句话道明了物业管理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换一个次序来讲,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后勤服务提供保障支撑。所以,今天我们来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校物业智能化发展趋势
 
  新大正物业集团从2005年承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开始,十余年来,承接重庆近40所大学,近三年走出重庆,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先后为近20所学校提供全委托物业服务,使学校物业成为新大正物业的主要业态之一。整体上讲,国内高校物业企业仍然是以传统的基础物业服务为主,为学校提供保安、保洁、维修、绿化、教学与公寓管理等综合服务。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与智能设备产品的突破性发展,物业管理出现根本性变革的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物业亦将呈现以下四大趋势:一是设备智能化:在新一轮学校改扩建中,很多新校区大量使用先进的设施设备,智能化程度已大幅度提高,而未来随着智能设备与机器人、RFID等一系列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设备的智能化更新进程加快,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机器替代人工完成标准化高频率的重复工作逐渐成为现实,物业服务从大量人工作业转为无人化作业不再是空想。二是管理数字化:伴随着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作为设施设备管理运营的物业管理必然要求同步实现信息化,物业管理信息化反过来又会推动学校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物业管理可能从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三是运营互联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手机的普及,90后、00后学生对新技术的使用偏好,使得人人互联已成为现实,而物联网的发展使单机智能转为多设备互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使物物互联成为可能,物业服务作为人与物的联接中介,人物互联必然要求物业运营服务互联化。四是服务综合化: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积累资源档案与使用数据,记录学校与学生使用设施资源的行为数据,可以更加精准地感知需求,物业服务可以对接整合第三方资源,打造便捷高效的校园智慧教学与生活环境,真正有机会从基础物业服务提供商转型为综合服务集成商。
 
  智慧校园场景下的物业服务模型
 
  学校物业未来的变化与物业行业整体演进的大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作为市场化发展的公司,我们其实对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所在早在2013年,我们就预见到行业可能出现新的变化,聘请全球顶级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做战略咨询,对行业未来的趋势进行深度分析,并制定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2015年,又再次与罗兰贝格合作,对学校物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未来学校物业的商业模型,同年,请国内知名的IT规划公司制定了基于公司战略与学校物业商业模型的信息化规划。2016年,与一碑咨询合作,对学校物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通过与用友、一碑、新加坡荣腾、德国FAMA等国内外专业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合作,从而建立起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场景下的物业服务模型——慧服务。
 
  这一商业模型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转型升级的步骤和路径,大致分三个阶段完成,升级、延展、转型。这三个阶段是逐步提升,逐步扩充,逐步升级的关系,最关键的是基础物业服务的智能化,最终的目标是转型成为学校智慧校园管理运营综合服务集成商。
 
  升级基础物业管理: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的基础物业管理,通过智能机器、智能设备的大量应用,替代传统物业完全依赖人工作业的现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更实时的管控、更便捷的服务、更科学的决策。这听起来并不新鲜,经过这几年行业内密集的探讨,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更有大批领先的企业大胆创新突破,在新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上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冷静地看,就会发现点的突破大于面的覆盖,从单机智能到多机交互,人机交互还有很长的距离,吸引眼球的黑科技并未能根本改变传统物业服务的基本形态。除了时间因素以外,更在于很多关注的点并不在于基础物业服务的改造与创新,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我们始终认为,物业企业的根本价值在于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基础物业管理,技术进步的核心必须放到能够真正改变基础物业管理上来,为客户提供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价值。
 
  延展: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学校设施种类与功能分区复杂,资产数量庞大,能源消耗量大是普遍特征,无容讳言,一般都存在资产冗余与利用不足,管理手段落后,能源浪费较大的问题。而这类资产管理、空间规划、能源管理的内容恰恰是传统物业管理的着力不够而空间广阔的领域。在基础物业智能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建立学校资产的数据库,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校资产与设施管理利用智能化,实现更实时的管控、更便捷的服务和更高效的利用,则可以延展出更多的资产管理服务项目。
 
  转型:智慧校园运营管理平台。现在说智慧校园的很多,智慧校园建设的主体是学校而不是物业公司,但物业管理的对象是学校的资产,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是构成学校的两大主体,所以物业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自然是智能校园建设的一部分,并能助推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智慧物业衍生新的服务场景
 
  大数据是一个时髦的新词,创新转型是未来的趋势,通过大数据能够衍生什么样的创新业务?我们用两个应用场景来说明未来思考的逻辑。
 
  新生入学:迎接新生入学是每年学校的重点工作,物业公司前后要准备大半个月时间,在校园里搭建接待设施,学校各部门各院系也要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准备应对。未来通过慧服务线上系统,新生可以在家完成校园游览、线上注册、费用缴纳、宿舍预订、学习与生活用品订购等所有报到时的工作。
 
  学生毕业:传统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一是考试成绩,一是老师评语。未来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校4年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建立个人的数字画像。多少时间在寝室,多少时间在教室,多少时间在图书室,多少时间在实验室,多少次晚归,多少次逃课,参加了多少社团活动等等,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提供就业指导,这种评估反过来又会引导学生的在校行为。
 
  壮大联盟促进行业发展
 
  高校物业服务企业联盟的成立,推动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发展,对物业服务企业拓展高校物业管理有很大的指引和帮助。自联盟成立以来,在中物协的指导下,联盟成员单位合力完成了《高校物业管理指南》的编撰工作,这对所有中小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在目前行业剧变的大背景下,规模较大的物业企业在智慧物业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更广大的中小企业却是行业的主体,这就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共享共荣的模式,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而企业联盟是一个目前大家都能接受的模式,希望通过高校物业企业联盟,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共同研究应对行业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合作共赢的方式方法,集聚众智,共同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扩展阅读

    上一篇:富力物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生活居家服务体系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物业管理的应用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