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众筹逐渐沦为伪命题 福星智慧家模式业内降温快
安然/2017-01-26/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互联网+”泡沫,已经吹到物业行业,原本以服务业主为核心的物业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往互联网上面靠,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互联网服务没有做好,自己立足之本的线下基础服务反而愈发下滑,更有甚者抛出物业企业众筹为一个联合平台的概念,想走资本市场的道路。根据市场以及众多业主反馈来看,物业众筹逐渐沦为伪命题,而业主对于物业企业更为看重的,并不是浮夸的互联网+,而是每天眼见为实的服务。
物业企业众筹成为一个联盟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多家物业企业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利益团体。但是由于物业行业特殊的企业背景以及长期同服务对象站在对立面的局面,导致这种利益团体名存实亡。
目前国内物业众筹普遍的局面,是中小型物业企业观望,而大型物业企业无一例外不参与。此外,物业众筹的联盟平台,企业之间毫无关系,经营利润、股权架构等各自为阵,并且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企业架构等良莠不齐,所以类似众筹联盟平台实际上是一纸空谈。
每个居民都生活在一个社区内,每个社区基本都有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好坏,影响着每个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对大家的幸福指数产生最直接的作用。然而,不少物业的所作所为与居民群众的期望相去甚远,因此常常会引发矛盾,甚至冲突,破坏了社区的和谐和稳定。而作为服务企业,物业公司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理清自己的思路。遗憾的是,目前一些物业企业谈管理就居高临下,把被管理者业主放到了对立面上,放在可利用的资源上,想着办法从业主身上赚钱,想着门路从社区资源上捞钱,这是令人担忧的,也是违背了物业企业服务宗旨的。
在物业行业里,物业众筹带来的浮夸之风,对于物业企业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一些中小物业企业,原本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如果任凭服务质量下滑,相信会加速自己在市场上的被淘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物业众筹企业福星智慧家,如果除去物业公司传统的利润,在其推崇的互联网A(爱基,净值,资讯)PP产品以及众筹平台上,不仅运营经费非常大,就连利润来源也令人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年代,客户群体各方面消费需求已经精细化到各行各业,半路杀出来的物业公司相当程咬金,不仅没有三板斧,还会丢了自己的市场。
物业企业搭乘互联网风潮,值得肯定也是好事,但切记忘了企业的初心,是立足业主服务业主,而非依靠互联网来赚取业主和社区的价值,那便是典型的饮鸩止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