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行业首份碳中和报告发布 万科物业“零碳管家”让社区既绿又省

安然/2025-10-30/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10月25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发布《中国物业行业碳中和战略与路径报告》,以万科物业的实践为样本,破解“公区排放归属模糊”、“减碳收益平衡难”等行业困局,为“双碳”目标基层落地提供了鲜活的社区范本。

  报告中披露了电力管理、垃圾处理等万科物业的减排探索。如在上海金色榴乡园,地库电梯在闲置时会自动“休眠”,运行中还能回收电能;工作用房屋顶的光伏板转化绿色电力——这个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中国物业行业首个案例,正是技术减碳的生动缩影。

  万科物业为该社区量身打造“光伏-储能-灵石智慧微电网”系统,实现能耗监测、电梯节能、光伏储能微电网调控,光伏发电量可补充公区用电,多余电力纳入社区能源管理体系。2021至2023年,搭配电梯能量回收、太阳能路灯等设施,社区人均碳排放强度年降幅超10%。其中太阳钟照明系统能根据不同城市的日出日落精准调控开关灯时间,覆盖2500多个项目后,公共照明用电量平均下降10.62%,年节电超1亿度,相当于少烧3.5万吨标准煤。

  在北京西山庭院,生物循环有效维护着园区环境,通过引入黑水虻养殖机制和堆肥处理等技术,项目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持续垃圾分类分散式就地处理”模式,一天能“消化”500公斤厨余垃圾,虫粪堆肥后反哺绿化,年减碳超114吨。 <同样是垃圾处理,青岛城阳蝶城采用了的“三明治堆肥法”,将落叶、厨余垃圾分层堆叠发酵,年处理80吨有机垃圾,产出17吨有机肥,节省了清运和肥料采购费。

  此外,万科物业还尝试通过《物业服务合同补充协议》,在法律层面明确对小区公共设施的“运营控制权”,将公共设施产生的碳排放正式纳入物业碳核算范围。“这相当于给物业发了‘碳管理授权书’。”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专家解释,依据国际通用的GHG Protocol核算标准,“运营控制权”让公区排放有了明确的责任主体,既符合ESG披露要求,更扫清了减碳落地的制度障碍。

  目前,各大头部企业已纷纷发布碳中和目标,万科物业的实践经验为行业提供了“降本增效+社区治理”的双重参考。随着节能收益ABS融资、光伏CCER碳资产开发等金融工具介入,物业减碳正形成“投入-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扩展阅读

    上一篇:江苏物业服务信托首单落地南京
    下一篇:没有了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