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物业管理的6个客观变量与企业发展的1个中心3大关键点
影响建筑运营行业的六个变量
1.明年就业形势严峻,普遍裁员+近千万高校毕业生新入人才市场
地产企业过冬裁员、产能过剩的关转并停的人员挤出、制造业的不景气、民营上市企业债务危机下的自救减员增效、IT企业的发展瓶颈与扩张停滞、870万的应届毕业生、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境...等等,已经清晰预示明年就业形式的严峻。
而建筑运营行业是最大的就业池(将后勤、商业运营、物业、保洁、保安等全部统计在内解决就业过亿都不止),另一个大池子是建筑业,2019年必将备受关注与“关照”;
负向影响在于企业正常减员增效可能会受到干扰,正向影响在于这是企业人才升级的最佳时机。
2.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消费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
人的服务需求无外乎吃住游娱乐购等,而建筑运营服务是其核心基础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来看,从中等收入转向高收入的过度,日常商品的名义价格变动不大,而服务的名义价格却大幅提升
50、60年代美国制造业大发展,70年代制造业往日本,80年代往东南亚四小龙,90年代往中国;而因为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发展纵深太广,造成中国制造产业细分门类最齐全的结果,现在又到了新一轮产业转移时刻,却发现与前几次不同了;尽管有不同,但国内大多城市所面临的转型发展问题却类似,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清晰看到在产业转移前后,建筑运营基础服务的专业化、品质化和价格都得到大幅提升。
3.拉动内需的必然,拉动内需=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
很现实:中低收入群体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高收入群体是服务的主要消费者;
从近期国家一系列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其结果是利好中底层收入群体的,提升甚至大幅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将会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持续导向,让他们更有钱,才可真正激活国内消费市场。
4.冻结房价是权益,化解之道在“变相通胀”
房价在个人财富中的比重太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联度太高,大幅下降,个人名义财富会随之大幅下降,银行等金融系统会出现系统性崩溃;房屋价格不能上涨,经济基础和国家根本的制造业受不了;冻住房价,让房屋资产的名义价格不变,又对金融系统没有伤害,还不能发生恶意通胀造成社会不安,唯一的解决之路就是“变相通胀”,让房屋名义价格不变或缓涨,但实际价格却下降。
“变相通胀”
- 柴米油盐肉蛋菜最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严控,不能有太大波动;
- 其它日常商品的名义价格变动不大,在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逐步提升驱动下,名义利润还有空间;
- 普遍提升劳动力工资水平是“变相通胀”的一种形式,从最低收入标准、强制社保、大幅上调公务人员工资标准等等一些列措施能清晰的看到这个趋势;
- 大幅提升“住房租金价格”是“变相通胀”的另一种形式,既解决房屋租售比鸿沟问题,也隐性提升了消费物价指数,从国内主要城市前年开始兴起的“租赁公寓”投资潮,到这些城市实施房屋租赁价格大涨等等,可看到这个趋势。
- 行的方面也算是“变相通胀”的一种,车越来越便宜,但油却越来越贵,停车费用越来越高,违章惩罚越来严苛。
“变相通胀”不一定是坏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大家可看看日元、韩元,推出之初还是很值钱的,后来面值越来越大,虽与中国选择道路不同,但也是经济发展到关键阶段化解问题的一种有效选择,关键在于是良性还是恶性,可控还是不可控。
5.“基层治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才往基层引流力度将加大
河南的“红色物业”,武汉的“社区共治”,上海的社区微改与“社区规划师”,天津基层政府聘用的社区物管员,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从这一系列措施可看出“基层治理”成为重点,接下来国家或政府层面解决基层人才环境与吸引力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会加速。就像数年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进街道”等鼓励基层公务人员升级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但这次力度会更大更实。
6.科技话语权之争将加速中国5G商业化进程
5G将驱动物联网加速发展,不仅能真正解决建筑运营管理效率,提升管理精细程度,还能改善项目工作场景,提升建筑运营工作科技感与人才吸引度;
互联网带来第一次沟通革命(IT驱动),智能手机带来第二次沟通革命,而5G将驱动第三次沟通革命;不论是互联网应用创新亦或手机应用创新,皆依赖于规模效应的通用需求释放,而5G所驱动的物联网革命才有机会真正让个性需求得到释放,创新机会更多,“管理建筑、服务业主、吸引用户”的建筑运营行业在此轮变革中不会只是一个旁观者。
一个中心三大关键点
建筑运营企业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阳光!春天至,万物生长!
一个中心:项目精细化管理为中心
企业创新重心必须下沉到项目层,用心打造,让每个项目都成为标杆,让每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服务特色;
不论是社区、写字楼、产业园还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运营每个项目都不同,科技可以简化流程提升效率,但服务最终由人驱动,决胜于用心与细节,基于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真正核心基石。
一个不好的项目将有更大可能毁掉一个企业,一个真好的项目的正向辐射面也会更大。
三个关键点:人效、人才与企业社会责任
1.人效
基础服务费率不一定好突破,但基础服务界限却可更加清晰化;
减员增效,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幅度;
鼓励项目层面创新与增收,非业主增值服务和业主增值服务并重;
2.人才
挖掘与树立基层岗位英雄,提升行业人才吸引力;
领导层定期基层岗位轮岗,贴近用户,贴近员工;
项目层人才结构优化,优化项目层创新政策与环境。
3.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价值观自上而下需要与主旋律调频一致;
主动适配国家及政府层面的需求,并需找到化“包袱”“成本”为“实际价值”的办法;
建筑节能、绿色运营、社区公益等方面要能落到实处,要会干真干还会宣传,从我做起并影响到社区社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