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小区物业“公共维修+私人维修”外包模式

安然/2016-06-10/企业/发布:物业头条网

 
  物业管理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长期的人力粗犷型发展,物业有偿服务的质量不变甚至提高,但物业费的增幅却跟不上这个“节奏”,成为长期以来物业公司“哭穷”的主要原因。当前,物业公司与目前互联网风潮下的“社区服务”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一致。互联网中社区服务背后的“智慧城市、信息化、便民、利民”涵义其实都离不开“到家”的概念。进入社区,更直接地进入社区生活领域,直接到达用户的“家中”,给用户提供更便利、智慧化的社区生活。物业公司即可将此当作转型契机,开源节流,切实改变营收状况。
 
  物业公司:不养闲人很难吗?
 
  自然,并不是说物业公司真的养着一批不做事的职员。我们纯粹从维修方面讨论。上门维修行业,简单如家中水龙头坏了、电路坏了等等。专业师傅上门维修就显得特别“刚需”,而社区用户找寻的渠道,除了看一眼楼道里布满疮痍的小广告,就只能求助于物业了。
 
  物业公司配备的专业岗位中必然有设备维护专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傅”。并非高频的“维修”业务造成了师傅对于社区服务有较长的“空档”。等保安接到业主需求,传达到师傅处时,或者已经出现了难以忍耐的loading时长。公共维修完成后,师傅继续“闲着”。空档时间怎么办?
 
  片区性的社区服务这时候就显得很有必要。因为物业养着的维修人员,并不是长期都档期满的。一个所有社区都共用的维修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出现之后,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
 
  社区服务:为所有人倒腾“时间”的片区维修
 
  住宅区一般为成片式开发,造就了社区服务平台的“众包”机会。维修人员对于公共维修、私人维修的整片区“共享”理想状态并非不可能。
 
  近日,深圳华海小区以“解放区”社区服务平台为主导的“公共维修+私人维修”外包模式则让物业管理公司看到了“节流”的希望。将物业维修业务的公共维修、私人维修一通过到社区服务互联网平台“解放区”进行服务。
 
  此前,华海小区业主通过社区服务平台——解放区APP下单,完成了一笔1200元的大订单,令维修行业咋舌。同层业主发现房屋卫生间漏水,通过解放区APP下单。师傅上门专业排查后发现是排污下水管爆裂,迅速完成了长期困扰业主的漏水问题。
 
  片区维修的概念由此诞生。O2O的本质就是给社区里的居民带去便利,和更多的“理想生活”,便民的维修既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业的人员成本问题。但此过程确实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小区墙内的社区生活方式才有可能被逐步改变。而物业,除了基础的物业服务外,社区各个方面都有可能成为物业公司开源节流的地方。这一次,社区维修可能是主角。

    扩展阅读

    上一篇:花样年收购万达物业内幕曝光
    下一篇:中航物业到访金地物业交流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