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绿色科技物业的价值及在资本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第一物业融资发布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上,当代置业副总裁王强、鼎晖投资公共事务部总经理杰雯、中金公司做市部负责人谭汉豪、东北证券股转业务总部总经理胡乾坤、51VR创始人李熠等大咖齐聚一堂。本场圆桌论坛由第一资产董事吕晓彤主持,众嘉宾围绕“如何看待绿色科技物业的价值及在资本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物业更像一个高科技企业”
首先,五位嘉宾分别做了自我介绍。随后,投资方嘉宾首先就“如何看待第一物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话筒给到杰雯女士时,主持人吕晓彤结合时下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巧妙地以一句“为什么和我们结婚”将问题抛给对方,全场气氛瞬间被引燃。
在具体回答上,三位投资嘉宾各有亮点。谭汉豪认为,选择第一物业的原因在于其“以专业取胜”的气质、文化,与中金公司相符,其科技化、高端的定位顺应了当下消费升级的趋势,具备差异化及竞争力。
对于第一物业的绿色科技,胡乾坤深有体会:“我当时来的时候觉得不是一个物业公司,更像个高科技企业。我觉得第一物业想得太多了:业主所能体会、看到、听到的东西,第一物业都能以更绿色、环保、节能的方式帮你实现。”巧合的是,第一物业正是东北证券的第200家挂牌企业,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
王强则认为,物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结合目前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有机会降低其劳动力密集程度;物业服务应延伸至全产业链,整合资源提供更多的服务,如教育、社区金融等。“规模上去后,成本降下来,投资回报就能很好地呈现出来。”
针对黑科技如何与物业管理结合的问题,李熠认为,未来有可能将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相结合,从而解决居家养老的问题。“中国的老人不喜欢去养老院,所以很多老人自己在家里面,更多依靠他的邻居、物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牌子建立起来需要很多年,但毁很容易”
“绿色科技物业具备天生的竞争力。绿色科技地产产品具备极高的科技含量,并不是可以轻易维护的,整个行业里真正能把绿色地产做好的也没几家,并不是说光有资本、光有人就能驱动。我们也是坚持了17年,走到现在。”在谈及绿色科技物业时,王强介绍道。
那么,对于第一物业未来的发展,各位嘉宾又有何期望及建议呢?
谭汉豪指出,在规模做大之后,一定要坚持保持高品质。“最重要的是你的,牌子建立起来需要很多年,但毁很容易。”
“第一物业重新定义了人与物的连接。”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杰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物业作为线下入口,为其叠加和赋能更多的增值服务。”
针对物业公司在新三板上的定位和发展,胡乾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新三板市场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土壤,目前新三板上的物业公司、或者含有物业管理业务的大概有80家左右,中间层收入大概是1.2亿,利润800万左右。而我们第一物业更好一些,收入超过3亿,利润超过四千万。传统的物业公司可能只是追求更加精致的服务,现在大部分则是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资本市场为所有类型的企业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看好第一物业。”
圆桌论坛的尾声,主持人吕晓彤阐述了自己对于第一物业“全生命周期生活家园运营商”身份的解读:“我们希望通过构造我们线下的五大事业群,来构建我们全生命周期衣食住行的新的生活方式,打造一个新型的生态。”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