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物业纠纷治理白皮书 充电桩安装、人脸识别争议有了明确裁判标准

安然/2025-11-07/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央广网成都11月7日消息(记者 王颖 昌思荣)11月6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四川高院”)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物业纠纷治理白皮书(2024-2025年度)》(以下简称《白皮书》),同步发布四川法院第二批涉物业纠纷典型案例及首批涉物业纠纷治理典型事例,其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人脸识别门禁使用等民生热点争议,明确了清晰裁判标准。

图片

会议现场(央广网发 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白皮书》披露,2024年至2025年9月,四川法院一审新收涉物业纠纷案件70796件,审结68765件,结案率达97.13%,万人成讼率较2023年度大幅下降;一审案件调撤率75.07%,上诉率仅3.43%,服判息诉效果显著。同时,地方性法规在涉物业纠纷案件中适用力度显著提升,适用案件数同比增长101.62%,司法与地方治理规范衔接更紧密。

此次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中,针对充电桩安装与人脸识别使用两大高频争议,作出明确司法指引。在何某、曾某诉某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案中,法院明确,业主在自有车位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时,物业服务人不得以电力容量、消防安全等理由阻碍,需按要求配合出具允许施工的相关证明,保障业主合法权益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落地。而江某诉某物业公司案则界定,若业主不同意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出入小区,物业服务人必须提供刷卡、按键等其他合理验证方式,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通行手段,平衡技术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

此外,典型案例还覆盖物业服务费承担、业主自治、共有部分收益分配等领域,如明确房屋非因买受人原因未交付且未入住时,物业费由建设单位承担;业主依法定程序解聘物业服务人属内部治理事务,物业服务人无权干涉。首批发布的10个治理典型事例,则展现了四川法院构建“前端源头预防、中端示范指引、末端协同赋能”治理格局的实践,包括成都武侯法院以党建凝聚治理力量、资中县法院“调解+支付令”高效解纷等创新模式。

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快构建“1+4+N”协同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联动法院、住建、社区、物业四方力量,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推动物业纠纷治理从“有效化解”向“长效善治”跨越。全国人大代表曾道群、四川天府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伍三明均表示,此次发布的案例与事例为各地物业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借鉴的“四川经验”,其中“典型事例”的创新性纳入在全国具有先行意义。

    扩展阅读

    上一篇:物业管理产业市场规模及下游应用占比情况分析:智慧化转型驱动2.5万亿市场增长
    下一篇:江苏:整治小区物业管理服务领域突出问题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