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美好详解为何物业在管面积大幅增长
字号+ 作者:安然 来源:网络转载 2019-08-22 09:10
物业头条讯:
8月21日,佳兆业美好在香港召开了中期业绩发布会。这一次,提到更多的,不再是佳兆业美好的多元化业务,而是关于物业在管面积增长问题。
据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集团在管面积增长了960万平方米,在管项目由2018年末的132个增长到现在的218个,包括149个住宅社区及69项非住宅物业。
短短的半年之内增加86个在管项目,比起前几年可谓是爆发式的增长。从数据可以窥见,2017年较之2016年93个项目的数量,增加的只有26个项目;2018年较之2017年119个项目的数量,一年内也仅增加了13个项目。
对于此次在管面积的大幅上涨,执行董事郭丽回应称,主要是第三方物业项目的加速拓展带动了积极增长。
从数据中也可窥探一二。截至2019年6月底,由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开发的物业面积从去年底430万平方米增长到了1250万平方米,较去年底大幅增长190.7%。另外,第三方项目数目亦由2018年12月31日的43个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124个,占在管项目总数约56.9%。
其中,收并购标的是增长最为主要的原因。于2019年4月,集团以人民币3658万元收购嘉兴(楼盘)大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60%股权,其中收购项目包括其子公司嘉兴融树酒店旗下合共管理的78个项目,约780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完成收购后,集团的在管面积上升约35%。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集团于长三角地区的在管面积由2018年约400万平方米增至1220万平方米,涨幅约205%,项目个数由30个,增至110个。
对此,现场有媒体提出,长三角地区增长翻倍,未来发展重心是否会偏向长三角地区?
主席兼执行董事廖传强表示,长三角的增幅主要是由于收购了嘉兴大树物业这个标的。他提及,收购嘉兴大树的同时,也与嘉兴大树的控股公司大树置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布局。“当然以后也不会脱离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因为母公司很多土储都位于大湾区。”他强调。
很显然,上市之后,佳兆业美好也开始跟上物业公司收并购的节奏。毕竟第三方的拓展,可以显著减少依赖母公司的程度,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廖传强从会议一开始就介绍了,“随着物业管理板块第三方市场面积的增长,以及各个模块的带动下,佳兆业美好对母公司的收入占比由去年的50.9%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5.9%。”
而在收并购标的选择上面,财务部总经理易学忠透露,上半年主要是落子长三角。在未来的区域落位上,“会聚焦大湾区,辐射长三角,包括环渤海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要的城市带。”
他进而表示,“收购标的公司发展的理念、企业的文化、财务的状况,要和佳兆业美好相对匹配。”
一提起收并购,现场的媒体明显十分感兴趣,不断追问:“刚刚有说到之后会重点做非住宅业务,在收购方面是不是也是重点会关注一些非住宅的标的?”
毕竟,相比较住宅业务和非住宅业务,非住宅的盈利能力是远高于住宅的。易学忠解释,“非住宅业务毛利水平可以做到30-40%往上走,尤其是商业写字楼这样的一些业态,包括部分机构物业,盈利能力相对是比较强的。”
据此他透露,佳兆业美好未来主要是两个并购方向,分别是高端住宅和非住宅。在住宅物业板块之外,包括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协同佳科智能的发展,也会考虑在这些产业链上并购。
目前,佳兆业美好正紧密跟踪2-3个收并购项目。易学忠称,“我们预期下半年要有实质性动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