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香港市场内房股和物业管理公司成长空间

字号+ 作者:安然 来源:网络转载 2018-06-11 10:53

物业头条讯:

 在过去的2017年,香港市场内房股取得了令投资者满意的业绩。据花旗银行统计,2017年内房股核心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47%,并伴随着毛利润的提升,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从2016年的26%上升到31%。

  2018年,虽然对地产的调控政策没有放松,但基于地产商雄厚的可售资源和改善性需求,前5个月的销售增速仍然可观。克尔瑞数据显示,销售前100位的开发商今年前5个月的销售增速同比增长约34%。内房股中销售增速最高的地产商,在今年前5个月的销售增速同比高达280%至568亿元。一些中小型地产商今年的销售增速也很强劲,同比增长幅度达75%至150%。

  在经历了2017年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的红利之后,今年地产商的销售增速超出了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地产商可售资源同比增长了40%,销售目标对应可售资源去化率61%也在合理范围。其次,总体来看,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然强劲。虽然不同城市楼市分化,但热点的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楼市仍然较热。最后,部分城市如南京、武汉的公积金额度提升增加需求。

  我们认为,2018年排名前十的地产商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资金持续收紧,小开发商融资能力受限,很有可能会加速地产行业的整合。目前内房股境内融资渠道收紧,成本在不断上行。不少地产商通过海外寻求融资机会,年初至今,海外美元债的融资成本上行了50bps至200bps,越来越多的地产债发行人接受双位数的融资成本。我们预计,在境内融资渠道持续收紧的大环境下,境外的融资成本将易上难下。对于毛利低的地产商来说,融资成本每上升1%,毛利将减少1%。

  在地产市场加速整合的大背景下,物业公司也在加速收并购。目前港股的多家物业公司都是“现金牛”,资产负债表很稳健,这便于行业口碑好的公司做兼并收购。此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物业公司已不仅只负责保安和清洁等传统服务,而且还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种便利小区居民生活的增值服务。并且,物业管理公司的业绩较开发商来讲更为稳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物业公司无论是在管理面积还是业绩增速都值得期待。

  去年6月地产商的销售是高基数,我们认为,今年6月地产商的销售增速虽不如5月这般强劲,但也会较为可观。我们预计,内房股将公布亮丽的中期业绩。一些地产商去年已销售未结转的量很大,大部分将在今年结转,加上一般当年销售的15%会在本年度结转,一些地产商今年指引的收入已大部分都锁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年初至今,地产商管理层或者大股东也在积极回购或增持公司股份,也体现了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综上,我们认为,龙头地产商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抢占市场份额,保持较好的增速,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前景更是海阔天空。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连云港市物业行业监管引入信用信息评价体系

    连云港市物业行业监管引入信用信息评价体系

  • 三明碧桂园物业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服务细节

    三明碧桂园物业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服务细节

  • 侨鑫物业举行“关注消防 平安你我”消防演习

    侨鑫物业举行“关注消防 平安你我”消防演习

  • 美好物业开展119消防宣传日活动

    美好物业开展119消防宣传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