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掌法:绿城物业能够在香港上市的三个原因
安然/2016-09-12/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7月12日,绿城服务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这并不仅仅是绿城服务的成功,更是物业服务行业的成功!
绿城服务之所以能够在香港上市,历经18年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个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行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整体行业的发展,那么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获得成功;二是自身的努力;三是客户需求带来的市场潜力。
今天主要讲一下绿城服务自身的努力。我们始终认为“富有活力和成长性的员工团队”是一家公司持续发展的有力基石。去过绿城的人觉得绿城很怪,因为从上到下,绿城没有自己的人力资源部,感觉似乎绿城对人很不重视?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把人力资源认知为绿城的“本体”,我们认为员工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并且是唯一的根本。
本体建设的实践
我们虽然没有人力资源部,但是却有本体建设部。依托“4+4+1”的本体建设发展平台和基础平台,更快、更有效促进员工成长,提供、培养与公司事业相匹配的人才。在我们的认知里,绿城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座学校,将学习与培训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除“4+4+1”的本体建设发展平台外,我们还通过“选对人”、“育成人”、“用好人”、“留住人”四类举措,强化我们的本体建设。
“留住人”一方面是指构建员工全景关爱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环境、感情、待遇”四种方式来留住人,最重要的是靠“发展”。
眼下,绿城服务已在香港挂牌上市,这势必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公司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也只有发展,才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唯有员工的发展,才能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公司内部开展各项培训,比如针对新员工的“柠檬计划”、针对项目经理的“青干班计划”、针对经营团队的“向日葵计划”、针对总经理梯队的“领航计划”,以及针对决策层的“商学院计划”。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让绿城永远做一个奔跑者,永远去学习。
对未来本体建设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迎来了自己的大变革时代。绿城服务对员工的培训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未来可以借助互联网,重构新常态下的人才价值,大力培育复合型、创新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
作为幸福生活服务商,未来我们的员工要成为“生活的博士”,这不仅需要有态度,还需要具备知识和能力,需要对时代进步和科技普及所赋予新变化的生活内容进行重新认知和学习。
未来,我们将通过“互动共享”的人才培育机制平台以及绿城校友会,合同道之力,共谋行业发展。
相信在互联网时代和充分竞争的时代,物业服务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只要一线员工的智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企业的发展、创新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人的未来就是行业的未来!
本文系绿城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掌法在第十五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年会暨年度论坛上的讲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