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微社区SaaS云平台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安然/2016-08-05/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围绕社区物业摸爬滚打两年半,汪校正趟过一批批倒下的企业, 一路走到现在,探索出自家的盈利模式。
 
  2014年1月,他成立爱家微社区(以下简称“爱家”),从SaaS平台入手,为物业公司提供完整的基础服务。早期版本的功能包含报修、处理投诉、公告、代收快递等。“我们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切入社区。”
 
  不过,业务推进得并不快。2014年下半年开始,社区O2O风劲吹,一大批提供社区服务的公司来势汹汹,爱家不可避免受到冲击。“通过烧钱,后起的公司短时间就占领大量社区。我们很疑惑,不赚钱它们能活下来吗?。”
 
  果然,一年后O2O社区倒下一大片。期间,汪依然把重心放在产品完善上,推出智能门禁设备,丰富社区服务功能。 没有融资,团队自己造血,系统年费从1元升至10元,同时接一些外部项目维持运营。
 
  目前,爱家已经与20多家物业公司合作,覆盖260个社区、30万人群。项目近日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天成创投。
 

注: 汪校正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深入了解小区和业主
 
  早前几年,汪校正一直在做软件开发,并在2013年开发了一款产品“异呼通”,用于工人处理设备异常。
 
  “这款产品是不是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 他尝试把这个制造业的工具带入社区。
 
  2013年年底,他先后敲开4家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的门。
 
  “我手底下上百号员工, 他们的工作进度、业主的评价我都浑然不知。”
 
  “如果有一个手机App,让你无论在办公室或是出差在外,就可以管理员工,查看业主评价,你会用吗?”
 
  “很需要。”物业公司答道。
 
  事实上,物业公司缺乏人员管理,导致和业主关系紧张。“好一点的物业公司会通过微信群反映问题,更多的是层层汇报,报喜不报忧,导致业主真实声音被屏蔽掉。 他们需要一套物业管理SaaS云平台。”
 
  了解物业需求后,他还参加了几个小区的业主恳谈会。当时汪正犹豫是否要在产品中加入邻里社交功能。“物业公司很怕把业主聚集在一起,尤其是做得不好的小区,信息公开透明化后,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困扰。”
 
  调研后发现,业主社区互动的诉求十分强烈。“生活在同一个小区,我们认识几个邻居呢?3个?5个?认识10个以上你就可以当主任了。”汪戏称。
 
  由此他确定了产品方向。 次年1月,“爱家微社区”立项,团队根据业主和物业的需求,改造之前的系统。
 
  春节过后,系统上线,初期具备故障报修、投诉、代收快递、家庭相册、家庭理财等30多个功能,还有方便业主沟通的社区。物业公司经理可在线查看员工工作进度及评价。
 
  “做第一版产品的时候,业主的期待是什么,其实我们不是很清楚。”汪坦言。
 
  改进社区服务系统
 
  上线后,系统开始在苏州路劲物业下的几个小区试运行。
 
  反馈效果不太好。“产品的名字叫’爱家微社区’,其实是想做成家庭之间互动连接的入口。”但产品定位迷失,导致产品功能冗杂。发现问题后,汪带着团队调整产品。
 
  5月初,新版本推出。 他做了一次减法,去掉了三分之二的功能,保留10个实用功能,“把类似家庭献歌这些无关紧要的功能删掉了。”新版还增加了收缴物业费的功能。
 
  汪重新定位产品:做物业和业主的交流平台。“其实这也是业主的期待。所以我们放弃了家庭入口的方向,从解决实际问题切入。”
 
  以报修为例。楼道灯坏掉,电话通知物业公司后,前台客服先在电话里记录情况,然后挨个询问,找到有空的维修师傅。接着,师傅到前台拿工单,到仓库领灯泡。“这是传统物业公司的报修过程,80%的时间都浪费在维修之外。”
 

 
  而通过爱家,业主发现故障,App拍照上传。信息1分钟内推送给维修师傅,直接在App上领单响应。业主也会收到接单反馈,维修完成后可以在App评价反馈结果。
 
  ◆ 来自客户的效率提升数据
 
  产品方向明确,爱家的盈利模式也确立下来。1户1元年费,向物业公司收取。“虽然我们是初创公司,但一直坚持收费的方式推进。”
 
  汪从苏州地区起步,与物业公司谈合作。“对物业公司来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一个小区花几千块钱是值得的。” 面向业主的推广由物业公司完成。
 
  与物业公司的合作洽谈,进展并不快。到了下半年,一股新的潮流开始冲击爱家。
 
  经历O2O社区兴衰
 
  “2014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一下子爆炸了。”
 
  有O2O社区获得千万元融资,有物业公司以科技股上市, 市面上多了不少同类型产品。“以电商模式切入的,以某个功能点(如管理维修)切入的,方式很多,只有我们在搭建一个基础服务平台。”
 
  社区市场爆发,给爱家带来不小冲击。“他们通过互联网玩法,免费在社区推荐,快速占领了市场。”
 
  对此,汪十分疑惑:“没有盈利模式,一味烧钱,钱烧完了,他们能活下来吗?”此时的爱家,没有融资, 靠着之前公司的业务,以及为物业公司开发定制系统缓解资金压力。
 
  但资本对O2O社区是狂热的,去年上半年尤甚。“ 由于免费模式的冲击,我们开拓市场特别艰难。”也有一些物业公司花钱自建平台。令汪欣慰的是,平台固有的客户没有因外界冲击流失。
 
  “要不我们先装别人的免费系统用吧。”拓展小区的过程中,武汉一家物业公司对汪校正说。后来,他了解到,竞争对手的系统不仅免费,而且安装1个用户能拿到20元补贴。 他不止一次因此吃到闭门羹。
 
  市场如此,收费还是免费?团队内部开会讨论。实际上,汪在当时试行了免费的办法,但问题重重。“ 免费可以快速获得一些小区,但大家不上心,推进效果很差。”
 
  免费的模式走不通, 汪更加坚持两点:收费方式继续做,扩大物业基础服务平台。
 
  去年平台的功能继续丰富,通过App可以维护保养设备、监控员工到岗状况、移动巡逻等。
 
  同时,配合物业服务,去年4月,爱家智能门锁在小区投入使用,代替传统门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解锁。
 

 
  ◆ 爱家SaaS云平台
 
  下半年,O2O社区陆续倒闭,还有一些公司在转型。“ 看到别人尸体的时候,心里也不禁发凉。我们活下来了,但往后应该怎么走?”有时候,汪也会怀疑社区行业的价值。
 
  获得天使轮融资
 
  摸石头过河,汪校正试图探出一条路。“行业里起起落落,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地跳进去。”
 
  “ 社区运营必须做,不然没有机会。当时想找一种可以快速复制的模式。”他分析过,电商模式和生鲜配送都不是其长处。而去年整个下半年,汪也没有探索出社区运营的盈利模式。
 
  汪回过头重新思考产品,他觉得应该继续沿着收费软件平台的路子走。“我们花精力打造小区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平台,两年的时间一直做产品升级。这是我们真正擅长的,也是爱家价值所在。”
 
  找准自身优势后,再考虑社区运营,汪有了新的思路。“ 最适合做社区运营的是物业公司,所以管理平台之外,还可以为其提供运营平台。”在运营平台上,物业公司有专属发布后台,可以开微店、发公告。
 
  平台升级后, 汪对价格做了调整,从每人1元变为10元。
 
  今年上半年,融资启动。5月,天成创投认可爱家的模式,表达了投资意向。“他们看重我们技术背景的团队,大家也一致认为社区市场在未来很有潜力。” 近日,项目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天成创投。
 
  目前,已经有20多家物业公司使用爱家系统,覆盖260个小区、30万人群,App用户10万人。
 
  接下来,汪校正将把重心放在小区扩张上,争取到年底覆盖超过500个小区。过程中,汪把重点放在中小型物业公司上,大的物业公司如万科、中海会自建平台,外人无法进入。
 
  “做社区入口级App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重要的是围绕合作的社区,做好运营。”

    扩展阅读

    上一篇:锦绣物业与金地物业达成智享联盟战略合作
    下一篇:2016年智慧物业发展规划高峰论坛落幕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