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首个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会成立

安然/2018-07-04/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浙江在线7月3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肖淙文 区委报道组 张落雁 吴天云)梅雨徘徊江南。撑伞走进雨幕中,家住宁波江北区甬江街道包家社区的沈老太不用再特意当心脚下,“以前14栋旁这几块大理石松动了,一踩一脚水。经过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约谈物业,两天就修整好了。”

  物业、业委会、业主成为被监督对象,出现问题将被约谈。今年4月,在区物业办的指导下,宁波江北甬江街道包家社区成立了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成为宁波首个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试点社区。试行两个多月,已解决了不少基层管理上的难题。

  包家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安置社区,尽管经过近年来的基层治理,居民们的生活习惯已融入城市,但仍旧存在业主违建、乱堆乱放等问题。“市民化的过程对整个社区机构的运作都是挑战。在管理社区事务时,有时业委会不够专业,物业有畏难情绪,相互推诿中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包家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刚说,为协调各方机构高效协作履职,社区试点成立了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

W020180703631883128022.jpg

  管委会在社区党总支(支部)领导下组织,成员由居民代表推荐产生,均为社区党员。目前,包家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有7名成员,主要负责协调、监督业主、业委会和物业服务机构依法履约,为社区环境改善出力。这7名成员也各有所长,有曾经村里有威望的生产队队长,有专业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物业通,还有精打细算的老财务。

  今年5月,曾经做过多年物业管理处主任的龚焕祥,当选了包家社区第一届管委会主任。初一上任,他就遭遇了业主私自加装防盗窗的难题。“想拆防盗窗,那以后我家丢了东西你们负责。”家住19栋10层的业主并非不讲道理,但业主对物业有防范心理,物业履职难;业委会又专业性欠缺,沟通方式不当,三方陷入僵局。龚焕祥带领管委会成员屡次上门,携其亲友陈述小区安全保障、分析利害,最终打动了业主,顺利将防盗窗改成内置型。此后,他先后约谈物业与业委会,对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责令整改。

W020180703631882815276.jpg

  据了解,该制度正推广至江北区其他社区进行试点。“通过农民安置社区和商品房社区的同步试点,我们已总结出了具有可复制性的成熟经验。”甬江街道相关负责人操扬说,这种以社区为主的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基层腐败,发挥社区党组织带领群众参与自治的优势。

    扩展阅读

    上一篇:沈建忠: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让物业管理行业进入3.0时代
    下一篇:福星智慧家2018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会议成功召开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