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 四月一日起正式公布施行

安然/2018-04-05/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电梯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工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拥有量逐年快速增长,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防范问题已不容忽视。“市民最担心电梯发生故障甚至事故被困电梯。”市质监局特设处负责人朱炳荣说,为提高电梯应急救援水平,条例对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出明确规定,该中心负责电梯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工作;提供电梯安全咨询服务,定期分析电梯安全状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计划今年建成中心并投入运行,届时将缩短电梯被困时间,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通过投诉、应急处置大数据分析,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安全预警与决策依据,更好地服务民生。“今后市民一旦遇到电梯被困时间,不要慌张,拨打96333这个号码,被困人所在的坐标就会反馈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中心会即时通知所负责的维保单位前往处理。”朱炳荣说。

  电梯里没有信号怎么拨打电话求救?相关部门在立法调研时了解到,我市有的电梯仍然没有手机网络信号,有的公共聚集场所使用电梯没有安装远程监测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通知救援。为此,条例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乘客电梯轿厢内应当实现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我们这幢楼电梯的监控坏了好久,我挺担心的,万一被困了自己求救失败的话也没人会发现。”采访中,市民柳女士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今后,像柳女士所说的这种情况将越来越少,因为条例明确了公共聚集场所电梯运行“智慧监控”的手段。新安装的乘客电梯,建设单位要配置具有安全管理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等功能的智能化装置。公众聚集场所、住宅小区新安装的乘客电梯要配置视频监控设施。本条例施行前,已投入使用的乘客电梯,没有安装运行管理智能化装置或者视频监控设施的,在重大修理或者改造时,电梯管理责任人应当予以加装。“智慧监控解决了24小时人工监控不到位的问题,有利于实时监控,快速解救电梯故障困人等事件。”朱炳荣说。

  记者从市质监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组织了不少提升电梯应急处理水平的活动。每两年,我市都会组织电梯困人解救应急演练,全市电梯生产、维保、使用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并将演练过程制作光盘,发给维保单位,全面提高使用单位应急救援能力。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老旧城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城乡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电梯的加装是这一改造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重点事项。

  记者在一些老旧小区采访中发现,不少老人都有气喘吁吁爬楼的经历。对于加装电梯,受访的老人都表示,要是能加装电梯,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我专门咨询过,像我们的单元楼安装一部电梯,至少要20万元。 16户人家每家要分摊上万元,这还不包括后期的电梯运行、维护费用。 ”一名住户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城建部门了解

  到,目前我市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申请旧楼增设电梯。但必须要满足相关条件,比如,居民间要协商好加装电梯费用和后期运行维修费用;持房产证、同意加装电梯书面意见、加装方案、结构安全证明、现场安全生产及交通雏形保障承诺书,向规划部门提出规划审批申请;规划部门审核后,在项目现场进行不少于10天公示,并按照规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等。

  为满足这一需求,条例要求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在制定老旧城区改造规划时,应将电梯相关事项纳入强制性考量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考虑电梯用地、建设等要求,合理确定改造、改建规划。“考虑在老城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建中加装电梯涉及土地、规划、建筑、资金等多个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在条例中难以一一作出规定,因此在条例中设置了一个授权性条款,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市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对于市民反映较多的电梯加装费用问题,记者也查阅了其他地方的做法。杭州市余杭区今年初出台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实施方案,选取3个小区作为加装电梯试点,目前已征求所有业主意见达成加装电梯意向。 1楼2楼不承担费用, 3楼8%, 4楼20%, 5楼31%,6楼41%。试点项目加装电梯,由区、镇街两级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如果按照总价一台电梯50万元来计算的话,除去政府补贴20万元,剩下30万元就是按照上面比例分摊。这样算下来, 6楼住户承担12万元左右,两家分摊每户承担6万元左右。

  建立安全评估机制

  老旧电梯维修更换有依据

  近年来,人们对于电梯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老旧电梯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就目前而言,国家还没有一个老旧电梯的强制报废标准。所以对电梯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市特检院技术人员俞平告诉记者,“一刀切”进行报废处理的做法并不合理。因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标准,对在用电梯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风险源的评估形成一般维修、改造和报废更换等几类评估结果。“对于存在很大风险,且不具备改造价值的电梯就需要进行报废更换处理了。”俞平介绍说。

  市质监局出具的一份数据显示,我市“梯龄”超10年的“高龄”电梯已有1200多台。“此类电梯的安全性相对更低,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朱炳荣说,我市曾在2016年对全市梯龄13年以上及部分投诉举报较多的56台电梯实施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责令报废4台、部件更换与修理38台。通过这一评估措施,不仅发现和消除了一批电梯安全隐患,也引起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老旧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关注,也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

  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和修理工作是现阶段电梯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因此,条例规定了安全评估机制,明确因电梯故障导致人员伤亡,受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害影响,故障频率高,使用年限超过十五年等情形下,电梯管理责任人可以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确定电梯继续使用或者对电梯进行修理、改造、更新。

  考虑当前住宅小区电梯维修资金普遍不足、筹集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条例根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对电梯重大修理、改造、更新所需资金的筹集方式作了原则性规定,已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办理;未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余额不足的,业主对费用承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相关业主按照其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承担。同时,要求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电梯使用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电梯重大修理、改造、更新经费筹集机制,以有效解决电梯维修的资金问题。

    扩展阅读

    上一篇:国务院:删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下一篇: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青年工作部成立通知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