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物业社区里的春日和声合唱团
安然/2016-06-13/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一个纯粹因兴趣结合的民间社团,在17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壮大,并成功解决了场地经费等难题。跟着小编来认识这个从绿城园区走向社会的民间合唱团,看他们摸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不久前落幕的一场与民间公益组织“向阳花基金”合作的“春日和声”公益街头表演中,作为参与演出的四支合唱团之一,绿城合唱团精彩的表演博得现场掌声阵阵,也让更多的听众认识了这支从绿城园区里走出来的民间合唱团。

春日和声演出
“合股”?社团建设还能这么玩
“这么说吧,我们就像是被‘合股’了。”团长黄如这样描述绿城合唱团如今的“运营”现状。
这是一个平凡的周六下午。
离每周一次的排练课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杭州市竞舟路农贸市场三楼的文新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多媒体活动室内,已有几十名团员在提前练习。屋内热闹的气氛一点都没有受到窗外绵绵细雨的影响。

合唱团员与指挥老师(女)合照
能够在街道提供的专业排练场地训练,得从两年前的合唱比赛说起。那次比赛上,绿城合唱团的专业演唱水准吸引了文新街道文化站,对方当下表达出“组团合作”的意愿。
最终,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牵头,促成了绿城合唱团与街道下属的湖畔之光合唱团的合并。

合唱团春游合影
合并后的合唱团,不止壮大了团员队伍和社会影响力,还为长久以来的经费问题找到了一个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案——一支合唱团,两块牌子,文新街道提供排练场地,并负担日常排练开支,绿城则为合唱团的对外演出、比赛提供服装和伴奏支持。
于是,“绿城合唱团”,又名“文新之春艺术团合唱团”,团员由原来的6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100多人,还细分了更为专业、适合比赛的一团,和以兴趣为主、适合表演的二团。
“其实当时还有别的街道也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这让我们意识到,依靠政府这一级组织来和居民合作,做社区文化社团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其实很多街道都很重视文化艺术活动,当然,首先要做的是提升社团自身的实力。只要提高水平,就有出路。”黄团长自豪地说。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合唱团员
1999年成立于杭州丹桂公寓的绿城合唱团是绿城园区里成立时间最早、也是运营最久的业主社团之一,光是团长就已经经历了三任更迭,从最初牵头的徐爱娥团长,到后继的孙国芬团长,到现在的黄如团长,尽管年龄和个人经历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她们都是绿城业主,都热爱歌唱。
17年来,合唱团不停地有新团员加入,也有老团员离去,但这支队伍的定位从未改变。

合唱团,欢乐的大家庭
团员们把自己描述为“一群快乐的合唱团员”,尽管来自各行各业,大多年过半百,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可个个童心未泯,热爱生活。
合唱团从最初的一支由业余音乐爱好者组成、仅仅以娱乐为目的聚在一起的“草台班子”,逐渐成长为一支小有名气的民间合唱团体。

2015年绿之恋演出
从每年必参加的绿城业主专属的“绿之恋”晚会,到美国辛辛那提世界合唱比赛赛场,舞台日渐广阔;杭州市物业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合唱比赛二等奖、浙江省南湖红船杯红歌比赛金奖、香港文化中心黄河大合唱比赛金奖、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银江……一块块奖牌含金量十足。
然而比起演出和名次,团员们更为这个集体团结、和谐、温暖的氛围感到骄傲。

2014年群众合唱选拔赛
老团员曹斌瑛回忆起在合唱团里的点点滴滴曾写道:“一个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就是在这里找到了我所喜欢的事情——唱歌。在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帮助,我们一起练习发声方法,一起学习乐理知识,一起排练合唱歌曲,一起参加演出,一起参加合唱比赛……绿城合唱团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团员们就像兄弟姐妹们一样,大家一起交谈、一起搞活动,在农家乐、在篝火边、在卡拉OK厅、在团员家里、在旅游车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欢歌笑语,倩影靓照。所有的这些经历都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在退休后,依然能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自己钟情的“事业”学习、奋斗,这让每一位团员都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满足,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就是绿城合唱团,以及绿城其他业主社团存在的原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