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互联网+高校物业管理”
安然/2017-11-13/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高校智慧物业建设是朝着平安校园、智能校园、环保校园、绿色校园、高效校园方向发展,解决学校除教育外的其他服务,让学校专注于教育。目前,智慧物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将以前避而不谈的话题,通过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智慧物业能够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便捷操作。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探索“互联网+高校物业”发展道路和模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面临诸多挑战。在发展高校智慧物业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机遇。
企业如何通过延伸的服务,创造出更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本刊特采访了部分在“互联网+高校物业管理”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企业家,将他们的创新思维模式与读者共享。
(扬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调研员、扬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魏旦晨:“互联网+高校”,怎么加?
本刊记者:“互联网+高校物业管理”,您认为可以怎么加?
互联网是近两年来一个高频率的词,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传统行业内引发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使物业管理行业走出发展的困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发展,构建新型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是当下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重点课题。
谈到高校物业,它是对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公共设施、学生公寓、教师宿舍等设施进行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为高校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改变学校的办学条件,适应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协助提高学校的对外形象,具有一定的政治任务。学校一般占地面积广,活动场所多,校园环境要求高,各种设施设备维护难度大,因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高校物业由于起步晚,加上本身由后勤转型而来,改革的体制正在逐步的完善,高校物业管理机构一般由学校任命,管理权限由学校确定,难免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难以与市场化真正地接轨。高校职工一直无偿地得到了高校的后勤保障,对有偿服务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高校物业也不同于一般地商业物业,只能呈现出不成型的有限的市场运作机制,整个校内市场并未完全走向社会的开发。这些都是高校物业有别于一般商住物业的独有特点。
“互联网+”是行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高校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行业拓展的新业态。
我认为互联网技术下形成的社会消费市场,与物业管理行业紧密相连。高校物业管理的业主是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学校服务的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师生员工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同时,也应该利用技术手段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利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盈利。
然而,探索“互联网+高校物业管理”的模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我们只有共同研究探讨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发挥整个行业的力量,“互联网+高校物业管理”的融合才能成为可能。
(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廖才勇:“互联网+高校”,怎么加?
本刊记者: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各行各业的不断运用发展,智慧化发展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智慧物业发展也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那么,贵司在智慧物业方面是如何做的?目前有哪些经验、成绩可分享?
做高校智慧物业有一个基本的思路:智慧物业建设是朝着平安校园、智能校园、环保校园、绿色校园、高效校园方向发展,解决学校除教育外的其他服务,让学校专注于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智慧物业建设要把管理标准化作为发展基石,对专业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对供应链资源进行平台化整合,为师生提供触手可达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将信息化建设要轻资产化,不增加学校或企业额外的负担。
新大正物业高校智慧物业建设的管理部标准主要体现:岗位工作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表单表格标准化;劳动绩效标准化。概括来讲,即两个集成,一个服务。
专业化集成:智慧高校物业建设,有利于专业资源集中,未来各专业资源通过智慧物业平台进行统一调配。
产业链集成:集成围绕高校物业管理的供应链单位,对供应链资源进行平台化整合,加强高校物业主体话语权。
触手可达的服务:为服务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获取服务渠道。
智慧物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将以前避而不谈的话题,通过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智慧物业能够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便捷操作,但同时也带来诸多机遇,通过延伸的服务,创造出更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教育后勤协会物专会主任)
朱宝铜:开放市场,让高校物业更专业
本刊记者:高校物业管理的起步发展背景让高校物业管理实现市场化运作困难重重,在后勤管理、物业管理越来越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下,受制于旧有制度和现有条件的高校物业管理该如何开放市场,让管理更专业?
从1999年到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尽管如此,就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局面来看,我们可以说这个改革到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后勤资源已经外包给社会企业,但这个市场依然很大。所以,我们仍然非常欢迎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校后勤事业中来。另外,已经参与到高校后勤事业中的企业还没有将自己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还没有几个特别优秀的企业站在高校后勤市场的前方引领这个市场。参与进来的企业良莠不齐,这不利于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优胜劣汰的过程仍然在继续。
我们对参与进来的企业也抱有一些希望:希望企业进来以后一定要认真的做好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希望企业协助政府部门以及行业组织做一些市场秩序建立的工作;希望物业服务企业家更有前瞻性的眼光。
很多企业在高校后勤中的工作确实起了引领作用,比如在节能、信息化等方面。但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我们看到很多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如何整合到高校后勤管理中来,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抓住机遇,迎接新时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应当把握这个机会,借力互联网,将我们的高校后勤事业真正做好。
(山东点服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济南趣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健:智慧校园里的智慧回收
本刊记者:作为智慧物业管理的一大部分,绿色物业管理也越来越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在高校智慧物业管理中是如何实现“绿色校园”的?
用创新驱动的手段实现造福人类目标的共同体。
目前,应对垃圾问题主要是做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资源化的主要方式是废品回收再利用,为此形成了废品回收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废品回收行业的人数超过了一千万人,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了两千亿。可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废品回收行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我认为绿色校园可以是智慧校园的一部分。在校园垃圾清理环节中,山东点服软件研发了一款新型垃圾回收产品——点点回收。这款产品是一个智能回收箱,包括:磁卡识别,条码打印,重量监测,箱满报警,无线通讯,触屏操作等六大功能。通过手机微信扫描其上的二维码,或者通过刷磁卡的方式即可登录点点回收系统。登录系统后,选择废品类别,比如塑料瓶、玻璃瓶、废纸箱等,系统会自动打印一个条形码。把条形码粘贴到废品上,智能回收箱通过扫码会自动打开,将废品放进箱子。废品投放箱显示屏会显示废品的投放量、单价、总金额。确认后,一次废品投放完成。我们公司每天都会对垃圾箱里的废品进行分拣回收。分拣确认之后,通过微信支付将废品的价钱转到学生的微信账户上。
相较于传统的上门回收废品方式来说,这种方式首先大大提高了废品回收率。我希望点点回收能够为物业服务企业、学校、学生带去价值,每年少砍伐几棵树,为我们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做一点贡献。
(递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冯杰:让高校物流更智慧
本刊记者:“互联网+”的发展,促生了智慧快递,也让O2O更加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快递终端在“互联网+”趋势下是怎么做的呢?
高校快递配送主要有三种方式:快递公司独立门面,小推车或者货车,占据人行道摆地摊。这三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混乱,容易引发校内治安问题;快件包裹乱摆乱放,造成校内环境脏乱差;派件员无序摆放快递容易造成快件丢失等。那么,如何提高快递末端配送客户满意度,降低快递末端配送成本,让大学生轻松购轻松取,同时协助高校搞好校园环境,解决快递公司成本高昂,营收微薄的难题呢?
递易科技探索出了高校快递终端配送一站式解决方案:在高校内建立一个24小时自助取件区,全场景监控,并配一个人工区域。人工区域,主要处理一些大件、寄件,以及需要收费的快件。
将“人工+智能”的模式应用在快递末端配送上。实际解决了校园快件乱堆乱放造成的校园环境脏乱差问题;解决了取件繁琐的问题,节省时间,方便快捷;帮助快递电商降低了派送成本问题,并统一了一个标准化的派送流程。
递易科技通过自身上承学校和学生,下启快递电商的系统,使得校方在管理上更加安全智能,学生使用上更加便捷易用,杜绝了快递业务在高校盛行而有的诸多潜在隐患。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学校,我们还提供了大量的勤工俭学、学生兼职岗位,让学生不出校门就有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积极配合校方的一些管理要求,与校方共创一个良好的快递末端配送环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