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行业期刊杂志与物业企业内刊发展状况
安然/2016-05-25/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大文豪萧伯纳曾说,一切文学都是宣传。
是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那么作者想要通过作品告诉读者一些信息的目的,即宣传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实,宽泛地讲,一切言说都是宣传。没有人能否认,我们的日常交流,即使我们没有明确的宣传意识,也是在向他人传达某种信息。当然了,也没有人能否认宣传,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我们被宣传,也在宣传,我们生活在宣传中,彼此影响。用一个时髦了很久的词,那就是人人皆媒体(自媒体)。
你看,小编我巴拉巴拉扯了这么一段也是在宣传,但我的目的还真不是要告诉你这些。作为一名物业管理行业的媒体工作者,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向物业企业、行业专家、自由撰稿人等约稿。说白了就是宣传他们的思想、理念、观点、态度,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当然了,媒体作为一个发言平台,并不是任何人的思想观点都可以在该平台上传播出去。比如,我这篇正在写还未写完的稿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主编pass掉。如是想想我的小心脏就受不了,那么,我废话少说,言归正传吧。
近年来,伴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行业媒体也迅速繁荣起来,比如各地方协会主办的物业杂志媒体,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宣传窗口(哦,难怪近来约稿有点难)。这其中优秀的行业媒体、企业内刊在促进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哟,媒体多了也有好处)。
没错,多发展一些地方物业媒体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不过,由于各地方物业管理的发展水平不一,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上,地方物业媒体所着重的点也不尽不同。
《成都物业》:正确引导舆论,加强行业宣传
“物业服务企业涉及千家万户、深入社会细胞,但是由于涉及面广、参与主体较多,导致多年来社会各界对行业的认识不全面,行业形象常常众口不一。如此种种,无不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牵绊和阻碍。物业服务费调整难、维修资金使用难、业主遵规履约难、业委会越位错位......纵观制约行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难题,很大程度都缘起于社会各界对物业管理的认识、理解不透彻或存在偏差而导致。因此如何做好行业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媒体舆论导向,从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成立之初就被确定为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在谈及如何办好《成都物业》杂志时,成都物协秘书长巫庆敏如是说。
据资料显示,成都物协成立于2002年,目前共有单位会员847个,团体会员1个,区域分会4个,秘书处现有专职人员11名。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筑牢行业根基,维护行业利益,激发行业活力,弘扬行业价值,推动行业发展”为使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社会组织”、“全国优秀地方物业管理协会”和“全国5A级社会组织”。
另据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成都市物业管理项目总数达到6600个,总建筑面积4.68亿m2;物业管理优秀项目614个,其中“省优”项目285个,“国家示范”项目52个,12家物业服务企业进入全国百强。
数字表明,近几年成都市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无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成都物业》在其中的积极引导。近年来,面对国家一系列改革发展重大举措,政府在大力推进“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企业在积极实践“创新商业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行业协会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中如何转型升级,是成都物协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对协会过去工作进行深刻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成都物协提出以“做行业信赖、政府认同、社会尊重的物业管理专业社团组织”的发展愿景,并以此为目标推动协会转型升级。
于此,在新时期《成都物业》如何开展宣传工作上,巫庆敏指出:“一是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才能适应行业的新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探索行业新思路、新方法,突破固有的传播理念。二是要不断开展创新实践。行业宣传不仅要在宣传内容上创新,还要在宣传形式上创新。”
《深圳物业管理》:不仅是宣传平台,更是心灵归宿
同样作为地方协会主办的媒体,《深圳物业管理》的宣传内容则注重浓厚的人文气息。“我非常认同一个作家在自己书中的序:如果你读完这本书,记不住书中的内容那不要紧,只要你能记住其中的几个细节或某篇文章的一段话就足够了。所以,我常常在想,很多年后的一天,和几个行业大佬坐在一起喝酒时,突然有人说,嘿,兄弟,十年前我在某物业服务公司做基层管理时经常看你们杂志,有篇文章我现在还很清楚的记得呢!那该是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啊!”《深圳物业管理》杂志社编辑部编辑魏会学谈及如何办好行业内刊时,饱有深情地说。
《深圳物业管理》之所以有如此的人文关怀,与它的主办单位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有不可分的关系。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物业管理行业第一家协会组织,历史积淀自是不必多说。同时,我国内地物业管理发端于广东,深圳紧跟其后,这又为其历史沿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在先进经验和创新思路方面,深物协自是领先其他地方物协。然而,深物协并不以资历为傲,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办事,维护行业利益,彰显行业的价值是其一贯的作风。
众所周知,行业维权是最能彰显行业协会价值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深物协在行业维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深物协会长曹阳说:“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所重视,但随之而来的是侵犯行业权益的事情不断发生,因此,深圳物协近年来也在积极帮助行业企业维权,努力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概括来看,目前,行业维权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厘清行业责任边界,避免行业出现代人受过的现象。二是要努力帮助物业服务企业减负,使物业服务企业可以轻装上阵。三是要努力为行业发展鼓与呼,争取修订一些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四是积极和媒体沟通交涉,维护行业的正面形象,塑造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在车头带。深物协的工作方向决定了《深圳物业管理》杂志的内容定位。对此 魏会学说:“物业管理作为一个从业人员占比非常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刊物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地气”,才能真正和我们行业的这些朋友们融入到一起,才能被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据了解,很多地方的物协协会都有自己的刊物,比如北京物协主办的《北京物业管理》、郑州物协主办的《郑州物业》、重庆物协主办的《重庆物业管理》等。而且它们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在当地的物业管理领域发挥着积极地宣传作用。
宣传,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正如前面所说人人皆媒体。也正因为此像宣传这种事,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独揽了。诸多物业企业通过创建网站、自办内刊,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形象,向业主传达他们的服务理念。
《卓达社区报》:量身定做,服务业主
“卓达物业所管理的社区,是卓达集团经过20多年发展形成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成熟的居民区,包括新接管的商业综合体、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场所在内的社会群体,这些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类资源。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的资源,调动业主的参与积极性,我们认为社区报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平台。尽管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已经普及开来,但是作为传统的纸媒,在社区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人们习惯于白纸黑字的阅读,人们对纸媒的信任度仍然高于网络电子信息。”在谈及创办《卓达社区报》的初衷时,卓达物业副总经理李建恒如是说。
据了解,《卓达社区报》一经出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特别是在物业管理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一些物业企业纷纷效法,开始创办社区报。社区报之所以能在社区落地生花也是传媒业发展的一种的趋势,对此李建恒表示:“传媒业发展至今,逐渐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社区报走入人们的视野也是必然。”
物业企业办社区报真能赢得业主的青睐么?我想我的疑惑是不无道理的。毕竟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捷,人手一手机,随时随地可接收到各样的信息,要让社区居民买社区报的帐恐非易事。李建恒的一番话打消了我的疑虑:“2014年年初,我们开始与《燕赵晚报》商谈创办社区报,晚报看中了卓达物业拥有丰富的社区资源,而我们则想通过与媒体合作,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发挥社区的有效资源,这样双方一拍即合。我们原先就有自办的《卓达物业报》,应该说组织稿件有较好的基础,通讯员队伍也比较健全。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认真分析了社区报的特点和可行性:一是传播内容上必须有特定意义或富有鲜明个性特色;二是社区报按照受众的需求进一步细化版面,打造有亲和力的版面;三是专业媒体编辑的加盟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社区报提供了高水平的采编团队。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报纸内容是符合多数人的“口味”的,特别是经过专业编辑的润色,一篇平平常常的稿子,配上一个抢眼球的好题目,就能出彩。”
“事实上,只有土生土长而对本社区有很高忠诚度的报纸,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这时,办报者只有与社区建成利益共同体,有足够的耐心与亲和力,将赢利置于次要地位,千方百计与社区居民交朋友,对社区报道精耕细作,报纸才有成功的可能。”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女士说。
如是这样,在报业一再唱衰的今天,借物业管理之力,社区或可为报业的再生开辟一片新天地。
《世纪物业报》:办好企业内刊,助力企业发展
与通过办社区报服务业主宣传自己的方式不同的是,物业企业自办内刊也可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品牌形象的‘代言人’,企业内刊在传播公司文化、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也是企业对内、对外沟通宣传的平台。河北世纪大饭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11年来,深刻感受到品牌建设中文化的重要性,主办了《世纪物业报》,通过内刊有效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世纪物业总经理张垣谈内刊的作用时深有体会。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也无论是对外发售还是对内传阅,企业内刊都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刊物。因为企业内刊是为企业文化服务的,它向读者传播的是企业理念。那么,如何办好企业内刊?“首先组建一支有专业技能的采编队伍;其次要加强内部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注重读者反馈意见并及时改进;四是增强行业间刊物的交流,向业内优秀的内刊学习办刊经验;五是纸媒网媒结合,提高传播率。”张垣表达了五点办报经验。
《莲花物业》:让期刊成为行业的《读者》
“如果只把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窗口,那么就小看了企业内刊的作用。企业内刊不仅可以关注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亦可将关注面放在行业的高度,还可与业主互动。因为物业企业办刊有三个维度,一个行业,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业主。将这三个维度结合在一本企业内刊里,是一项智慧的活动,也是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一本物业企业内刊的作用。”深圳市莲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内刊《莲花物业》主编黄鹛谈办刊经验。
正如黄鹛所言,拿起一本《莲花物业》,你会被其素雅不失大气的封面所吸引,翻开卷首语,你会被其碧水一般的文字所感动,而正刊部分既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理论研究文章,也有现场感很强的实操案例,还有很多业主的投稿。《莲花物业》丰富多彩的内容,切实将三个维度的结合做到了。
文章写到这里,小编不得不再巴拉巴拉几句题外话,物业管理行业的能人实在太多了,办个内刊都有这么多招数,我真有点自惭形秽了。不过,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我需要向那些办内刊好的企业学习。其实这也正是中国物协组织全国各物业企业成立“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媒体协作网”的初衷之一。遗憾的是囿于时间和人力等因素,作为《城市开发(物业管理)》杂志社的一名小编,我只能随机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内刊做了简要采访,了解他们的办刊经验,旨在与内刊同仁互通有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也衷心愿望各地企业的内刊越办越好,为行业、企业、业主传递更多真善美的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