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业项目经理的自我修炼

安然/2017-03-24/企业/发布:物业头条网
陈海静
  陈海静
 
  “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工作没有可以投机取巧的地方。最重要的还是深入参与其中,成为最了解客户和项目的人。”说这话的是陈海静,北京中关村鸿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关村鸿嘉)的一名项目经理。当时她正站小雪中,拿着对讲机,一边观察着孵化加速器大楼周边防雪措施的实施情况,一边不时地对着对讲机说,“将有斜坡的地方铺上防滑垫”“通知相关人员做好扫雪的准备”指挥若定的气势颇有些大将风范。
 
  陈海静,1989年出生,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言语之间透着北京大妞的一股子豪气,认真、干练的状态常常会让人忘记她今年仅27岁。
 
  陈海静认为,项目经理就像一个贤妻良母,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意味着项目经理要擅长与人,也就是员工、业主、客户打交道。下得厨房则意味着项目经理要懂技术、懂业务,能把复杂的事情理清楚,并解决各种问题,既要有智商更要有情商。不仅要做到事事俱细,更要与客户、业主深入地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针对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初生牛犊不畏虎
 
  “这个小姑娘可不是好糊弄的。”与陈海静打过多次交道的中关村软件园项目承建方心中都明白,别看是个“准90后”,但这个小姑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是一点也不输于工作多年的老项目经理。
 
  来到中关村鸿嘉后的第8个月,也就是2014年10月,陈海静调任刚建成的云计算创新中心以及孵化加速器项目担任项目部副经理,同时管理这两个项目,此时的云计算项目以及孵化加速器项目都处在施工方陆续验收及尾项施工阶段。
 
  为保证项目工程的各项交接不给后期管理工作留下隐患,按照中关村软件园公司要求,中关村鸿嘉在工程施工阶段就开始前期介入工作,这对于陈海静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虽然此前她已有多年的物业管理从业经验,但一直从事的都是对客服务相关工作,而施工验收工作却涉及土建、精装、机电、设备、消防、暖通水等一系列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另外,公司多个新接项目也在同时进行承接查验、专业人员有限,陈海静作为验收组的一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监理会第一次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陈海静就从工程的承建方以及分包商眼里读出了“不信任”,对方似乎在说你一个20几岁的黄毛丫头能懂什么?
 
  从小好强的陈海静将这些看作是督促自己学习的动力,她上网搜索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自费购买有关书籍学习,只要一有机会就找到公司工程经理请教专业知识。“那时候工程经理一看见我就头疼,被我缠到不行。”陈海静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
 
  正是凭着这种专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韧性,在总包和监理都对两个项目的工程打包票表示没问题的情况下,陈海静及其项目团队在云计算项目承接查验时发现了200多项可能会对后期物业管理造成影响的整改意见,涉及施工工艺、工程设计、设备设施等方面,她将发现的这些问题分类汇总,在监理会上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大家,让承建方、分包方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心服口服。
 
  有了接管云计算项目的这次经历,在验收孵化加速器项目时,陈海静就从容了很多;也正因为有了云计算项目这次验收的经历,陈海静在工程承建方及开发方中”一炮打响”——有些分包商私下找到她希望她能“高抬贵手”,也有熟人来说情希望她“睁只眼,闭只眼”。但陈海静认为,正是由于中关村鸿嘉对自己的充分信任才将这重要的工作交给她——一个初出茅庐的物业新人,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也必须承担起责任。
 
  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这种劲头,陈海静顶住了各方压力,如法炮制云计算项目承接查验时的方法,在孵化加速器项目承接查验中又提出了300余项的整改意见。
 
  陈海静说:“可能因为我还年轻、不够圆滑,为人处世不会过多地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只要是有问题就要敢于指出。我也希望自己能永远保持这种年轻的‘真实’,因为我认为有些该坚持的事情不去坚持,实际上是对工作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带来正能量
 
  在陈海静看来,每个项目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会让一个个看似相同的高楼大厦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她在项目各个阶段努力营造和推广“贴心管家”的个性化服务理念,让客户充分享受物业管理服务的人性化关怀。
 
  这种对物业管理的理解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作为一家高科技园区物业全过程服务提供商,中关村鸿嘉所服务的中关村软件园的园区作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被很多企业誉为创新创业的福地,因此要求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也必须要提高。
 
  说到物业,人们普遍想到都是实物方面的形态,但事实上科技物业并不是简单地围绕物业进行相关服务,而是围绕大园区的载体服务,面对园区的科技从业人员提供一整套相关的实物。因此,真正的现代科技物业,物业的规划、物业的设计、物业运营管理都离不开科技理念。
 
  在新时期下,中关村软件园根据园区自身特点和发展使命,全面引入“生态绿色”概念,以绿色空间构筑绿色城市,以低碳生活打造绿色社区,包括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低层、编制生态网,到道路水系以及相应能源都所有体现,园区有70栋科技载体建筑,全部实现绿色建筑,获得了首批“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荣誉称号。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中关村鸿嘉也增派大量技术人员,采用多项节能环保技术,为构建绿色园区添砖加瓦。就陈海静所负责的孵化加速器项目来说,大厦内有先进的地源热泵设备,通过此设备直接从地下抽取冷源及热源,供应整座大厦的冬季供暖及夏季制冷。这些技术专业性很强,为了能够对这些技术了若指掌。她利用自己下班的空闲时间加大学习的力度,取得了工程设备管理方面的本科学位。
 
  孵化加速器项目还是中关村软件园的地标性项目,这里是甲骨文、雷雷伙伴、工商银行北京研发中心、华米科技、国盾量子通信技术、腾讯众创空间等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办公场所,更是国家级、省市级、区级,互联网行业领域的各级领导参观考察中关村软件园时的必达之地,陈海静带领着团队多次出色完成了相关参观接待的任务。
 
  2015年9月19日,孵化加速器大厦以97.5分的成绩,通过了由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考评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考核验收。这也是中关村鸿嘉在管项目中,第一个通过“四星”级物业管理考评的大厦。
 
  成绩的背后是付出,是汗水,是一个个不眠之夜,是300项2000多页资料的完善与整理,是完成各项设备设施的全面检查和修缮。记得评星之前正好是中秋佳节,陈海静带领着项目团队很有默契地全部放弃了休息,奋战在评星的现场上,经过了1个月夜以继日的奋战,终于使孵化加速器大厦物业管理的硬件和软件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顺利通过了“四星”考评。
 
  在平时,“准90后”的陈海静也必然给项目带去了更多年轻的气息,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她的个人微信与工作和生活没分开过,会发很多有趣好玩的东西,但总体都积极向上,她认为时刻保持正能量不仅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还能感染别人。“每个人压力都很重,谁还会愿意面对一个负能量的人?”除了这些,她还会亲自群发节日祝福、人文关怀的信息给业主、客户,做客户服务出身的陈海静会更多地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她知道在办公室里久坐的白领有运动的需求,就贴心地买来运动用品在节日时送给业主和客户,甚至定期组织客户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作为互联网一代的原住民,陈海静对共享经济有着自己的理解,陈海静现正在与一家国际知名汽车品牌进行沟通,争取在所管楼宇内推行类似于摩拜模式的共享汽车。她认为这种共享方式弥补了公共交通的短板,方便了广大业户,非常受园区企业的年轻员工热捧。既然是新事物,当然就会遇到新问题,会为物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能够带来便利的新生事物也会得到理解和支持的,特别是在软件园这样一个充满高科技元素的地方。陈海静说:“我认为回归物业管理的本质,不是回到传统,更不是守旧,而是从传统出发,让传统在当代的技术背景下,重新赋予其新的价值。”
 
  人生没有捷径
 
  “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横着省下的路就会变成竖着的坑”,这是陈海静工作多年后摸索出来的经验。她是为数不多科班出身、大学主修“资产管理”专业的项目经理,还未毕业时她便立志成为一名物业人,实习期间便进入国际知名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工作实践。成为中关村鸿嘉的一员,是陈海静一直以来的心愿——中关村鸿嘉所管理的中关村软件园就在陈海静家旁边,她是看着中关村软件园从一片荒地一点点建成如今这充满现代科技感的高端产业园,她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
 
  今年27岁的陈海静已经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本来以为在家附近工作,从此就可以更为方便地照顾女儿,却没想到跋涉的路才刚刚开始。陈海静认为事业和生活同等重要,她认为女人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要比男人复杂,她在事业中找乐趣,在家庭中找成就,在工作与家庭上尽量达到平衡。翻看她的朋友圈,除了分享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满满都是她和女儿在一起的照片,一张张笑脸记录着女儿的成长也记录着这个幸福小女人的“小确幸”。
 
  不管工作和家庭占的时间再多,陈海静依然会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闲学习,她不仅自学完成了物业工程管理专升本、物业管理从业资质证书等专业考试,中关村鸿嘉为培养人才组织的各项培训也都积极响应并参与。目前,陈海静正在学习工程设备、设施相关专业课程,她说:“我们现在由于技术还不够专业,很多专业维护工作还只能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来做,我的近期目标是掌握这些专业设备的相关知识,与公司一起努力,争取我们自己来维护。”
 
  一天工作结束后的总结,是陈海静每天的必修课。她认为自己还年轻,经历经验也相对欠缺,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纰漏。所以,每天下班前回顾一天的工作,看看哪里有纰漏,哪里还需要提升,就会避免之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形成更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我发现这样坚持下来后,很少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就像一个软件,你每天都在发现漏洞然后修补,那是不是越来越趋向完美?我正是为了未来更完美的自己,所以不断地自我修炼。”

    扩展阅读

    上一篇:万科物业低碳社区建设与探索
    下一篇:金地物业再次荣登中国房地产500强首选物管品牌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