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物业服务创新体系纲要
安然/2017-03-14/企业/发布:物业头条网

为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特制定康宁《物业服务创新体系纲要》。
一、总体目标
通过“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实现业主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组织保障
服务创新的组织保障是建立“亲情服务小组”,由物管员、维修员、安保员、保洁员组成。四种人员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以物管员作为核心,组织服务创新工作的开展。工作流程规范指引详见附图。
三、核心理念
1、“大客服”:
人人是客服,人人代表物业形象,全员参与,随时倾听反馈客户诉求,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2、“服务显性化”:
设计有效的服务举措,让业主能够亲身感知服务,心存感激、心存感恩,从而获得良好口碑。
3、“员工的创造性执行”:
制定激励、晋升计划,使得员工能够对服务创新体系做到创造性执行,形成动力机制。
4、“自主研发物业服务新产品”:
把握物业服务的市场变化,发掘业主内在的个性化需求,使提供的“物业服务”产品能获得业主满意,超出业主的心理预期。
四、“幸福升级服务”活动
1、安全升级;加强安保人员监管力度,有所作为,实绩考核。
2、满意升级;细化量化满意度指标体系,让业主作出评价;
3、微笑升级;全员推行微笑服务,人员气质培养提升;
突出“人情味浓、以客为尊、贴心服务”的主题,适时开展面向小区业主的生活服务活动,让传统亲情回归社区。
五、服务创新的方法、步骤——“五步一法”
第一步:认识业主
服务是互动的过程。事前多一分认识,就会多一分信任,就能使业主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更好的配合,也使客户更好的享受服务。从签订购房合同到交房入住,主动筹划如何认识客户,引导客户,树立专业形象,为日后的服务打好基础。
第二步:了解业主
业主信息不仅是档案资料,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源。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深入了解业主,更好的识别业主需求,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
例如:熟悉业主有利于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服务;通过统计,了解业主结构变化,分析业主需求变化趋势;通过小区家庭人员结构的分析,确定社区活动主导方向;利用业主资源,协调公共关系。
第三步:帮助业主
物业管理服务的目的在于维护客户利益,既有公共利益,也包括个人利益,既有对违章的处理,也包括为客户居家生活提供帮助。物业人员在为业主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引导业主关爱“家园”,通过事前周到、细致的服务,消除或减少业主对立情绪,帮助业主构筑温馨小家,营造良好的关系。
第四步:理解业主
业主的诉求能否妥善处理,关键是换位思考,体谅业主苦衷,进而迅速的帮助业主排忧解难;如果过多地强调、解释自身原因,而不去解决问题,就无法赢得业主认可。
第五步:感动业主
物业能够提供的居家服务,并非物业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是所提供的服务当中为数不多的个性化服务。和其他的公共服务相比,居家服务容易给业主留下持久印象,成为业主体验的重要因素。利用“一对一”近距离的接触机会,除了完成“份内”的事,还要多想一想有没有“份外”的什么事情,从而给业主多一点便利,让业主多一分感动。
一个重要的法则:成就业主
业主的服务需求有多种,各种需求呈现递进、有层次的关系。而帮助业主成功是物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满足业主成功需求是物业服务的基本法则。
在日常工作中,物业人员应主动与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从业主购房之日起,主动的认识业主,深入了解业主需求,真诚帮助业主排忧解难,换位思考理解业主,以温馨的服务感动业主,最终成就业主的生活理想。
沟通应贯穿在业主服务的每一个步骤当中。通过沟通,可以和业主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可以了解业主更深层次的需求,从而与业主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动关系。
综 述
建立物业服务创新体系的基础是对业主进行家人般的情感投入。康宁物业将围绕“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两个基本点,增强“独立性”、“主动性”,在管理服务过程中主动作为、快速反应。
物业服务创新体系的实施,关键是全体物业人员,尤其是物业领导团队要有一个“观念的移转”,即物业和业主之间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平等的服务和被服务关系。不存在“惯坏业主”的问题,只有能否将心比心、互利共赢的问题。
康宁物业将继续秉持“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日常工作做到礼貌服务,文明管理,处理突发事件做到处置妥当、有理有节,为客户提供更加主动、便捷、贴心、到位的服务,为业主创造一个更为和谐、宜居、融洽的生活环境,让业主放心、安心、省心、舒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