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这家义工社携手物业共筑社区温情“幸福巢”
三亚有一个由物业经理纪弘民带领的义工团队,正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志愿服务从“个体善举”转化为“城市基因”。他们以物业为纽带,以社区为舞台,在候鸟老人与本地居民之间架起温情桥梁,编织着一张充满爱与关怀的社区网络,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情力量。
候鸟老人:义工帮扶暖人心
9月29日下午,记者在三亚凤凰水城社区一楼活动中心看见了一些平时不太常见的工具用品:一桶泡脚水、整齐的消毒工具、干净的毛巾和专业的照明灯。一名穿着印有“三亚市天涯区弘民义工社”字样的义工正专注地为老人修剪脚部指甲,他手上的动作不曾停歇,还陪着老人聊天解闷。
其中一名老人李培森告诉记者,他是来自黑龙江的“候鸟老人”,现居住在凤凰水城社区。去年8月,他突发脑梗,行动受限。“原来身体好的时候,也没太关注这些(公益活动)。现在这个脚有点翻不过来,看不见脚就不方便自己修剪,对义工给予的帮助感觉到十分温暖。”李培森称,义工的帮助对他的生活确实带来了便利。
资深义工:公益服务续温情
弘民义工社特色服务之一是为老人修脚。长期参与义工活动的王文顺认为:“人生就这么一回,我想把普通的行业做成有意义的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周都会抽出时间过来参加弘民义工社在各个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
“很多老人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只能我们去帮助他。”王文顺称,在为老人修脚时也会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生活需求,及时反馈给社区物业。他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修脚师,更是老人的“临时儿女”。
“辛苦当中我们也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乐趣。”王文顺说,这种乐趣来源于帮助他人的快乐,来源于看到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满足。
十年坚守:从“受助者”到“传灯人”
据弘民义工社的创始人纪弘民介绍,他们每月在三亚举办10至20场公益活动,主要地点在各个社区和养老机构,义工志愿者涵盖社区居民、物业员工及周边社区物业联盟成员,活动内容有健康知识宣讲、修脚、理发、陪聊天等。他真挚地认为:“一座城市不只是建筑和马路,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联结。”
1992年,纪弘民怀揣着200元离家闯荡,从安徽到辽宁再到吉林几经辗转于1993年到了黑龙江工作,其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由于长期在外远离父母,经常会想念双亲,2005年大年初一开始为老人义务修脚,当时我就暗暗发誓,未来我的人生无论贫穷与富贵,都会坚持下去做义工。”创始人纪弘民说道。
据统计,弘民义工社总共在三亚举办了152场免费公益活动,受益2580人次,覆盖凤凰华庭及周边10个社区。就如纪弘民接受采访时所说:“义工就是这座城市看不见的‘温暖线’,缝补那些被忽略的角落。”他们用个体的平凡善举编织着城市的温暖底色。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