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24
物业管理行业,被称作是服务城镇和城市的“最后一公里”,与人民群众的日常居住生活密切相关。
物业管理,是指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物业管理行业概述
物业管理被普遍称为房地产的第二次开发,是物业服务性功能的一种提升,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商品,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而且这些管理和服务是针对物业本体及其业主和使用人,最终服务于业主和使用人的。物业管理在小区公共设施保养维护、社区服务、小区建设以及提升城市住宅的整体管理水平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目前物业管理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居住物业,指具备居住功能、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一是商业物业,是指那些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持续增长回报或者可以持续升值的物业,这类物业又可大致分为商服物业和办公物业。
按业务来分,物业管理公司主要包括基础物业服务、业主增值服务以及非业主增值服务,基础物业服务主要是针对业主的服务,包括清洁设备维护、绿化、秩序和安保等基础;业主增值服务则是针对项目业主,包括空间运营、房屋经济,以及电商服务、社区金融、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是针对地产开发商,提供包括案场、新房代销等服务,针对建筑商提供的工程服务、顾问咨询等服务以及针对其他媒体商的广告服务等。
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正努力摆脱市场发展无序、缺乏配套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辅助行业发展的局面。目前,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协助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在市场进一步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
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充斥着众多的公司,包括大型国际物业管理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地方性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小规模的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这种多样性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一些大型的物业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市场份额相对分散。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市场还是以中低端物业为主,高端物业管理为辅的竞争格局。就当前竞争态势来看,传统的中低端物业管理服务供给过多,服务模式缺乏创新,同质化较为严重,价格不断被压低,竞争非常激烈;相比于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物业管理服务,以技术和人才为特点的高端物业管理服务有更多的附加值提升空间,通过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务让消费者体验升级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价格接受度。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截止2023年12月9日,以“物业管理”为关键词且经营状态为“正常”的企业数量为314.39家,其中,广东省企业数量为45.14万家,占比超过14%。
根据注册情况,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达到25.38%;其次为100-200(不含)万元规模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19.06%;200-500(不含)万元注册规模的企业所占份额为15.43%;500-1000(不含)万元注册规模的企业所占份额为13.98%; 1000-5000(不含)万元注册规模的企业所占份额为18.03%;5000万元注册规模以上的企业所占份额为8.12%。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物业管理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分析: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地区是物业管理企业供给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占比超过1/3;其次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8.27%和14.40%。
据克而瑞物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管理行业上市企业总数达63家。目前,资料尚在有效期内的递表企业为6家。
从上市企业数量和行业内企业数量来看,上市企业数量整体较少,未来物业管理行业上市企业数量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物业管理产业应充分借助室内信息技术,实现智能楼宇、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这不仅能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实现物业服务转型升级,降低物业服务成本,改善物业服务成本结构,还能改变业主生活体验,引领社区生活方式的蝶变。综合本地的服务优势,围绕广大业主的需求,开展丰富的物业小区服务、增值服务,让业主足不出户便可享受高度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体验。
10月,2023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开幕。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开幕式活动致辞中,基于AI发展,对物业行业大胆预测“五化”趋势,即岗位物联网化、作业流程化与机械化、服务AI化,管理报告数据化。提出靠信息不对称、数人头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可行。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