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安然/2023-10-12/动态/发布:物业头条网

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统筹推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五宜”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心窝里,切实让市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畅通城市交通,让百姓更顺心。便利快捷的交通是高品质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呼和浩特市始终把交通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聚焦“五宜城市”建设目标,按照“区域大联通、局部微循环、疏通拥堵点”的总体原则,持续推进交通布局的完善升级。转变“大街区、宽马路”发展理念,集中攻坚补齐“空白路”、打通“断头路”、畅通“小巷路”,实施多项市政道路工程,新建续建道路86条,总长56.02公里;打通“断头路”68条,总长58.77公里;建成高架路及重要节点12个,形成242公里的“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城市立体交通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提升了道路通达性。今年,G5901伊利健康谷互通工程、G6高速与东二环互通立交、巴彦淖尔高架与北三环互通立交、金海高架与西三环互通立交、三环路地面工程等高架路网互联互通工程以及新城区妇幼保健院东路、玉泉区范家营一路、赛罕区金泉街、腾飞路上跨南二环工程等市政道路和“断头路”先后建成通车,首府路网外围大辐射格局更加完善,市域交通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道路交通转换能力持续提升,让人民生活更方便、更顺心、更美好。

提升生活品质,让百姓更悦心。百姓的高品质生活是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腾挪利用边角闲置土地、渣土堆废弃地,大力实施“一见青芯”“口袋公园”建设,按照“一园一风景、一园一特色”要求,新建提升“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300个、改造绿化节点1000处,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在“口袋公园”内增加引流排涝能力,增加步道和健身设施及供居民休憩的各类休闲设施,进一步增强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推动建设城市绿道200公里、大黑河野郊花海7000亩,实施三环路沿线整治及重要节点绿化工程,建成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和小黑河门户公园等,让城市绿地空间持续增大,不断完善绿地功能,丰富绿化种类,厚植城市绿色发展生态底线。中秋国庆佳节期间,以城乡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非遗展示、书画展览、《昭君和亲》沉浸式演出、汉服走秀、灯光秀、国潮嘉年华巡游等特色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改善居住环境,让百姓更舒心。宜居是彰显城市活力的重要标签,其发展水平也决定着城市的长效竞争力和未来生命力。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机制,紧盯群众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对全市309个老旧小区进行翻新改造,对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住宅破旧、排水不畅、道路破损等问题的老旧小区实施“一院一策”改造,涉及建筑面积420万平方米,概算投资18.3亿元,惠及居民5.1万户。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针对一些老旧小区规模较小、围墙封堵、挤占空间、管理混乱等问题,整合规划设计,以强有力的举措实施“拆墙并院”工程,达到1+1>2的效果,实现颜值与居住体验感的“双提升”。出台《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开展无物业管理小区动态清零行动,通过专业物业服务企业接管一批、国有企业保障一批、业主自主管理一批、属地政府兜底一批等综合性举措,推动全市900个无物业小区实现“清零”。深化物业党建联建,推进“红色物业”数质同抓、“红色业委会”扩面提质行动,70家具备条件的物业企业全部组建党组织,1913个小区组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由2022年的19.8%提升到目前的53.9%,推动形成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

    扩展阅读

    上一篇: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持续分化 关联方影响尚在
    下一篇:杭州501个项目将获物业费补贴 看看有没有你家小区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