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业召开培育工匠精神,深挖物业小故事交流会

安然/2016-10-12/企业/发布:物业头条网

 
  2016年9月29日下午4:00新能源物业公司在名门壹品项目会议室召开《培育工匠精神,打造温馨服务,深挖物业小故事》活动汇报交流会,新能源物业公司主管以上近100人参加本次会议。
 
  首先由各项目以PPT形式与大家分享“工匠精神”的落地情况,主要包含项目互查情况、相关问题前后整改对比情况、各工种培训情况、每月共读一本书情况、社区文化活动情况、向扬州物业网投稿宣传情况以及自我总结与建议等内容。
 
  在汇报的13个项目中,不乏有较为突出的部分,比如名门壹品项目经理何跃平介绍说在收到公司关于开展“工匠精神”的活动要求后,立即组织员工先学习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反复琢磨后再制定出活动落地计划,而且做到有内容、有措施、有要求、有期限、有责任人,如此一来,就将“工匠精神”这四个字深深烙在员工心中。何经理还说到,“温馨服务”版块中要求做到“黄金八条”,为了让员工能够熟记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就将此归纳成24个字:“一去一回”(去时带快递,回时带垃圾);“每日每月”(每日向业主群发“天气预报”、“温馨提示”,每月汇报重点工作);“祝福慰问”(喜事祝福,空巢老人慰问);“便民服务”(设置便民服务箱,方便业主借用);“雨天打伞”(门口保安主要为业主开门打伞);“闲置交换”(组织业主闲置物品交换活动),这样的归纳让原本枯燥的条例制度立刻变得生机活跃,令人印象深刻。经过紧张的角逐,最终豪第坊项目以总分206.2分(互查得分+PPT分享得分)的成绩取得本次《培育工匠精神,打造温馨服务,深挖物业小故事》活动的第一名,名门壹品、和美第项目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
 
  随后由荣获扬州市2015年度物业服务“十佳标兵”称号的奥都花城经理助理赵桂云同志作交流发言,她和大家分享了几个发生在日常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体现出物业人做好服务必须要细心、有同理心、不断学习,加强与业主沟通的重要性。按照会议议程,公司督导部负责人蒋晓冬又从公司层面向大家通报了各项目“工匠精神”实际执行情况,并指出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培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部分项目每天早上向业主群发送天气预报的时间不规范、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规模可以再扩大,形式可以再创新等。
 
  最后,新能源物业公司总经理杨杰表示今年五月中旬新能源物业公司就拉开了《培育工匠精神、打造温馨服务、深挖物业小故事》活动的序幕,四个多月来,公四一直围绕“匠心”开展各种活动,并要求必须将这一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各项目对于“工匠精神”较为重视,各项基础工作也更加规范,比如:统一公告格式、统一挂牌上岗、统一电脑屏幕样式、完善岗前培训、每周一晨会进行礼仪训练、每月各工种开展一次培训、定期检查电梯井杂物等,并且还制定了 “黄金八条”、“每日一读(学)”等制度。同时,在宣传方面肯下苦功,从三月份开始的向扬州物业网投稿,每月投稿量都稳居全市第一名;同时,据统计,从2016年1月10日——;9月18日,公司微信公众号共发出微信链接148条,累计阅读量达29880次,而且在宣传的同时还为公司找到了很多工作中的正能量,为大家树立榜样。杨杰总经理还强调以下几点内容:
 
  一、“工匠精神”不是跟风
 
  “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一次运动或者一场会议,而要形成一种根植于心的使命感。时代越要求创新,工匠精神就越发重要。在物业行业,高效的创新,必然得益于岗位上的默默坚守,苦心探索,花费极大的心思和精力设计出创新性的服务。而“工匠精神”的对立面就是“差不多思维”,这是最要不得的一种惰性思维,明明可以将楼道拖得更干净,却认为反正走的人不多,差不多就行了;明明可以将绿化修剪得更有层次感,却一刀下去,差不多就行了;明明可以认真巡逻、认真记录,偏偏提早写好巡查记录,认为反正巡查结果应该都一样,差不多就行了······;精细化的基础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赢得业主好评,而“差不多思维”只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粗糙、肤浅,没有含金量。
 
  二、“温馨服务”不是作秀
 
  “温馨服务”是指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感动业主的点滴小事,可能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能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往往就是这些质朴的细节才最容易打动业主。希望《新能源物业温馨服务“黄金八条”》能够成为服务特色,当然要成为特色的关键就在于必须行动并坚持下去。比如第一条:去业主家中办事结束后应主动询问业主是否有生活垃圾需要带出门,这一条并不难,但是要做到成为一种习惯,而且要自然、不拘谨,把业主当成家里人一样对待。虽然不见得“黄金八条”条条经典或者对每个项目都适用,对于“黄金八条”里的内容也要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做出修正,但这确实代表了新能源物业的一种精神,不是作秀炒作,而是踏踏实实,极致用心,让业主提到新能源物业就能够倍感温暖。
 
  三、深挖物业小故事不是闲得慌
 
  近年来,有些媒体对个别低端物业服务企业的负面报道较多,而对具有先进物业管理理念的物业服务企业及发展前景的正面报道却相对较少,从而从思想上加深了一些业主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不信任、排斥感。此外,整个社会对物业管理行从业人员存在偏见和轻视,无论是低端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还是高级技能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都不被人理解和支持。所以我们才需要借助媒体、政府、行业、企业多宣传物业管理行业的正面积极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公司要求各项目平时在工作中注重挖掘背后的感人故事,形成人物典型,让更多的业主了解到物业工作的辛酸。印象比较深刻的同时也是微信阅读量、转发量较高的几个小故事是揽月豪庭的《保安班长“老严”的故事》、栖月苑的《来自大洋彼岸的点赞》、奥都花城的《奥都能人吴宝红》等,都较好地宣传了公司正能量,让业主对物业工作刮目相看。
 
  四、考核不是儿戏
 
  各项目的日常工作、突击工作以及各项增值服务等都必须做到有记录、有考核,公司督导部要做到每月办公会前上报月度督导通报,如果督导部没有拿出督导通报,考核工作必须一层一级,落实到位,奖勤罚懒,真正将监督、考核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
 
  “工匠精神”就体现在大家的日常工作中,服务态度是否热情、工作效率是否更高、疑难杂症是否愿意动脑筋解决、业主投诉报修是否及时处理、各项设施设备维护是否到位······将这些最基本的先做好,物业企业才能与业主有进一步的沟通与连接,才能为智慧社区的打造建立基础。新能源物业人要时刻将“工匠精神”作为管理与服务的新目标,一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二是科学严谨,专业敬业;三是不断完善,持续提升。我们相信大家,有思路、有办法、有能力成为拥有“匠心”的物业人!

    扩展阅读

    上一篇:房企旗下社区O2O APP体验分析报告
    下一篇:碧桂园物业第四届睦邻文化节隆重举行

    物业头条网 投稿邮箱:web@wuyetoutiao.com

    Copyright © 2002-2022 物业头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