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文明城市创建项目新闻发布会召开
6月16日上午,淄博高新区文明城市创建项目新闻发布会在火炬大厦三楼会议室召开。会上发布第二批文明城市创建项目进展情况,包括3个基层社会治理类项目,分别是“红色物业+融合共创”项目、“食品安全升级版‘红黑榜’”项目和“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项目3个环境整治提升类项目,分别是“立德树人”+“品质民生”项目、中埠镇镇域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提升项目和高端装备中心“全域环境整治提升”项目。
淄博高新区建设局:“红色物业+融合共创”打造宜居社区环境
积极探索社区精准治理服务模式,推行“红色物业”创建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建立健全物业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红色物业”融合共建模式,在落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联盟,健全工作例会、议事协调、联席会商等制度,充分发挥“红色物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共建”作用。
建强红色物业管理服务队伍。加大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培养发展力度,鼓励招聘党员员工,着力打造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骨干队伍。大力推进物业党员佩戴党徽“亮牌”上岗,倡导物业企业党组织开展“小事见真情,红色物业暖人心”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亮明身份、公开承诺、争当表率,发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当中。
成立“红火炬物业”志愿服务队。高新区建设局组织成立“红火炬物业”志愿服务队,队员48人(其中党员志愿者30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工作,每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垃圾分类宣传、节日送温暖、家政维修、小区义诊、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创造和谐宜居的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培育典型示范项目。结合各社区实际,着重培育10个“红色物业”示范项目,打造5个智慧物业示范点。通过选树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标准过硬的工作典型,利用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助力文明社区创建。
截至目前,在淄博高新区注册登记的32家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包含联合党组织)已达到100%,建立小区“红色驿站”16个,双报到单位67家,党建联盟企业2家,授予淄博金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10家物业服务企业“2021年度高新区红火炬物业”称号,“红火炬物业”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将党群服务从“最后100米”推进到“群众家门口”,深化党建引领,积极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打造食品安全升级版“红黑榜”
严格评选标准。坚持依法、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安全控制体系完善、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和规范完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列入“红榜”将未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的、因食品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列入“黑榜”。对被列入“黑榜”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将增加日常监督检查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频次,实施重点监管。
突出活动主题。“红黑榜”公示的原则是同期上榜的单位要具有可比性,根据淄博高新区辖区特点及消费者关注热点,现已推出“学校食堂”“特殊食品经营单位”等特色活动主题“红黑榜”,今年陆续将推出“生产加工小作坊”“网络食品经营单位”等主题“红黑榜”,适时邀请辖区群众代表、媒体代表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在各片区同一类型的经营者中随机选取若干检查对象,各方共同参与现场检查,努力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格局。
强化双向激励。“红黑榜”榜单定期在淄博高新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公布,通过公开表扬先进、曝光鞭策后进的激励手段,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引导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实施动态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红黑榜”管理应用,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动态监管。列入“红榜”单位,若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其未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等情况,将撤销其“红榜”资格列入“黑榜”的单位,视情形组织集体约谈,开展专题标准说明与培训指导,通过组织“回头看”等方式进行跟踪监管,对整改达标的,由“黑榜”转“红榜”,形成“曝光-整改-达标-公示”的管理闭环。
建立联动机制。扩大“红黑榜”资源共享范围,发挥更大威力。通过约谈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线上平台片区负责人,达成共推“红黑榜”的合作共识,正式通过线上平台对消费者公布“红黑榜”,让“红黑榜”切实成为市民就餐选择的“风向标”。协调相关部门对于“红榜”单位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对于“黑榜”单位在信用方面给予一定限制。真正实现“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
目前,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共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39期,公示“红榜”上榜单位31家、“黑榜”上榜单位119家。淄博高新区食品安全“红黑榜”的设立,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淄博高新区扬长不护短的工作作风,社会公示的效果成为日常监管工作中的良好补充。
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一网三联”网格化管理 打造“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品牌
为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基层基础,宝山管理中心以辖区内30个村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综合运用“一网三联”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了“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项目,在每周的星期六固定时间,开展创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常态化创城深度融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红色星期六”活动是宝山管理中心从2021年9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一项志愿服务活动,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44次,记录时长25685小时,参与志愿者逾万人次,城乡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在志愿者组织方面,宝山管理中心结合基层党建“一网三联”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基层党员带头作用,号召广发群众共同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基层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发挥作用日趋明显,村居社区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提升。
在组织形式方面,宝山管理中心在每月的第1周和第3周由中心统一下达“红色星期六”任务指标,集中开展卫生清扫、杂物清理、飞线整治、规范停车、文明交通等创城主题活动,其余2周由各村居社区自主开展,结合实际进行“查缺补漏”,有针对性的进行巩固提升,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
在服务内容方面,今年的“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从四个方面,全面配合好创城工作。一是开展以规范停放、僵尸车清零,电动车挂牌为内容的非机动车领域专项整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二是开展以环境卫生、杂物清理、绿化美化为内容的环境秩序提升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三是开展以文明行为宣传、社区“三乱”治理、小广告清理为内容的文明行为倡导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四是开展固化雕塑清洁、文明倡议书发放、便民设施保养、不文明行为劝导为内容的公共服务主题活动。
在成果转化方面,宝山管理中心将“红色星期六”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个祝福礼、十个节庆礼”等“五为”“五聚”深度融合,每到节庆活动时,志愿者就地转为服务队,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测评指标落地落实,对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淄博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 坚定品质民生“主基调”
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统一,开齐开全思政课,挖掘学科思政课程资源,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同时,强化德育课程建设,大力开展“四史”教育,常态化开展24字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进校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高新区将建设区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聚焦优质均衡“主战场”。以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为契机,加快推进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目前,第九小学主体已完工,明美家园、春风、林溪郡、国信公馆、尚园等5所幼儿园已完成内装修,榆林幼儿园也已全面完成建设,计划年内投入使用,累计增加公办学位3960个。同时,加快第二中学建设,启动第三中学建设,持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把“好学校”建在学生家门口,真正让“好教育”的梦想照进现实。
打造强师计划“主力军”。深化与北师大合作办学,推进实施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项目,启动了“领航工程—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与“雏鹰计划—数学学科中考备考项目”,目前已组建4个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多次教师高级研修,着力培养一批教育领军人物。与山师大签署“直属校合作办学协议”,计划将2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交由山师大托管,着力打造一批优质标杆学校。适时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教师分级聘任改革,推行教师“三定一聘”改革,全面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坚定品质民生“主基调”。落实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全面开放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午餐补贴政策,年内计划更换中小学906间教室灯具,为18所中小学配套可调节课桌椅,新增、更新校车12辆,全面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累计安装或更新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12处,为65所学校设置助学岗,学校周边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淄博高新区中埠镇:提升镇域基础设施 持续优化环境品质
提升镇域路网建设。积极配合先创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对铁山路、泰山路、淮河路、汉江路、黄山路、黄浦江路等6条道路路面、两侧绿化、景观小品、排水设施、路牙石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其中,铁山路道路全长7.5km,车行道宽度14米泰山路、淮河路、汉江路、黄山路等4条道路总长6.08km,宽度20m黄浦江路道路全长0.5km,宽度为18m设计车速均为40km/h。目前,铁山路、汉江路、黄山路、黄浦江路正在施工。
积极推进农村“巷巷亮”工程。主动争取上级政策,为辖区12个村新建、更换、维修照明亮化设施,重点实施背街小巷区域,实现镇域照明亮化全覆盖。项目计划投资76万元,提升42条街巷,安装253盏太阳能照明路灯,总长约12.65公里。
实现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将道路沿线、村(社区)、公厕、河道等保洁工作纳入环卫统筹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力度,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落实垃圾清运的分类运输和终端的分类处理。今年以来整改14条道路,清运垃圾6067余立方,出动清扫车378个台班,冲洗车1409个台班,擦洗标志牌168块次,管护公厕12座,消杀垃圾桶200余个,清洗沿线乔灌木21000余株次、草皮4.8万平方米。
持续开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制定印发《中埠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镇域环境清理、路域整治等工作,抢抓春种时节,完成绿化带、行道树的补植工作。抓住植绿黄金季节,在镇域13个村居开展“植绿添色”植树活动,栽种法桐、紫叶李等乔木120余棵,补植绿化带260平方,治理裸露土地28处。
高端装备中心:提升全域环境面貌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聚焦改善村容村貌攻坚突破。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与各村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夯实工作责任,对各村提供精准服务指导整治工作,将5月、10月定为环卫整治月,集中在全中心范围内进行全员参与的环境卫生突击战,彻底清理农村“三大堆”,重点清理辖区村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难点问题,集中进行垃圾清理清运,1季度共清理生活垃圾3340余立方对垃圾桶周边、垃圾死角和人流密集区域派志愿者蹲点盯守,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维护乡村环境的自觉性,实现乡村环境维护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的目标。建立长效管护、考核奖惩机制。按照“整改一处,管好一片,整治后不反弹”的原则,出台后期管理制度,对小游园、小健身广场制定管护制度,并将其作为村级固定资产做好下一任期交接工作。
聚焦整治关键点位攻坚突破。积极开展智慧城管工作,对G308国道、张皇路、蓝帆工业区周边道路及村道公路进行定期巡查,清理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现象继续完善城管队员的设施设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做好沿街商铺管理工作,自今年2月份起,中心沿街商业用户正式实行信用星级积分管理模式,有效推动门前五包“信用+智慧监管”的大数据智慧管理体系,对60分以下的星级积分单位采取加大检查频次、定期通报整改的惩戒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合理确定各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科学安排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建设规模、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聚焦发动群众攻坚突破。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一网三联”治理模式实现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全员参与环境治理,形成由中心、管区引领,志愿者带头,村民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从而全面推进大整治大提升工作,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包村干部监督所包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村“两委”成员每人负责一个网格片区,带领村民志愿者共同清理责任区域,并充分利用各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专职保洁员等集中开展街巷道路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各村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努力争当城乡环境整治“排头兵”,以“我为创城做贡献”为旗帜,以“学雷锋助创城”为主题,形成创城工作合力。
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文明城市创建项目,分2批发布了融合共创、智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提升等4大类12个文明城市创建项目推进落实情况,覆盖了高新文明市民创建主要责任部门和辖区所有镇办村居。各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镇、中心将创城标准融入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以项目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高新力量。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